2024年01月19日
第10版:西津渡

闲话腊八

□ 子 安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前奏,标志着农历新年的临近。过了腊八节,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春节的庆祝活动,并迎接新年的到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腊八节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和祝福。

腊八节,这个传统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其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煮腊八粥。这个节日不仅是对丰收的庆祝,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腊八节的渊源,应为上古时代的蜡(音读Zha)祭。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时,人们会举行庆祝农业丰收的盛大典礼。蜡祭不仅是一种祭祀仪式,更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一种庆祝方式。据《郊特牲》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祭万物而索乡之也。”蜡祭之后,人们会进行宴乡活动,用新产的黍糜作粥,大家一起聚餐,欢度佳节。

在腊八节的历史长河中,还流传着一个牧女献乳糜的传说。相传在释迦牟尼成道之前,他曾修苦行多年,身体瘦弱不堪。此时,一位牧女赠予他乳糜充饥,使他体力恢复,最终在十二月八日成道。为了纪念此事,佛教徒便以米加果物煮粥,届时供佛,称为腊八粥。这一典故不仅丰富了腊八节的内涵,也为腊八粥赋予了新的意义。

除了饮食文化,腊八节还融入了佛教的文化元素。根据《风俗通》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曰腊。腊者,猎也。田猎取兽祭先祖也。”这段文献资料反映了社会在不断向文明进展的变化。腊八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的传统节日。此外,《荆楚岁时记》中也有关于腊日的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这表明民间承传的大蜡传统日期与文献资料相符。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纷纷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北齐时期的裴秀在《大腊》中提及腊八定为农事告成之时,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以此表达感谢百神保佑万事成功的心情。唐代杜甫在《腊日》中描述了腊日情景: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今年的腊日比往常温和宜人。雪色正在消融,而柳条正在生长。本计划在这个美好的夜晚痛饮美酒,但又因为感念皇帝的恩泽而不能自由行动。而清代的道光帝在《腊八粥》则记录了煮腊八粥的过程和盛况: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会亲自熬制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与家人共享这道滋补的美味佳肴。浓郁的香气和滋味让人陶醉,每一口粥,都是甜蜜和温暖的化身,象征着家人的团圆和幸福。

2024-01-1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2754.html 1 3 闲话腊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