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晓炜
“读书最喜在河畔,行文专赖淡巴菰。”近读林语堂的《人生不过如此》一书,看到这样两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诗句。
没想到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林先生,竟然也喜欢坐拥河岸美景,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
与林先生一样,其实每个人都有喜爱的阅读环境和方式,有人喜欢独坐书房,泡一杯清茶,借着柔和的台灯光芒,静静地品读;有人习惯倚床捧书,与家人其乐融融,共享温馨阅读时光;有人清晨“打卡”公园,伴随着鸟儿的啾鸣,高声朗读;有人选择图书馆、书店,孜孜不倦,尽享书香自在……
不论是哪种阅读环境,最终是在纸上的“小千世界”领略“大千世界”的绚丽风光。
而作为爱读书之人,我还是对大师“读书最喜在河畔”高看一眼,总感觉在河边读书环境独特,读过的书不仅不容易忘记,还是件十分惬意的事。
记得儿时,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我经常大清早爬起床,揉着惺忪的眼,从书包里摸出一本书,打着哈欠,跑到河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下朗读课文。
此刻,一抹温柔的晨曦,正从东方徐徐氤氲开来,村庄顿显清新自然;微微的晨风,吹动着如仙境般的薄薄雾气,笼罩在河岸对面绿油油的田地里,旷野变得静谧而恬静;河中的鸭子、鹅群的追逐声,时而惊吓得小鱼儿跃出水面。
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不知不觉徜徉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今许多年过去了,我仍对当年河边晨读记忆深刻,认为河边读书的效果是最佳的,于树水相间的特定环境中阅读,心情的愉悦自然而然带来记忆效果的倍增。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进入夏天,村后那条清澈的河流,不经意间成了我阅读的圣地。
因为放了暑假,我经常去河滩放牛,趁着牛儿吃草的工夫,抱着从邻居家借来的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三侠五义》等之类的厚书,悠然坐在树下,或爬到柳树上,沐浴着日光,习习凉风,恣意尽情地享受静谧的阅读时光。
哪怕热浪翻滚,我却浑然不知,沉浸在书籍撑起的片片绿荫中,与大师、贤者沟通交流,丝丝凉意扑面而来。倦了,喊上几个小伙伴,跳入河中玩“水淹七军”“黑旋风斗浪里白条”“五鼠闹东京”等,那绿草如茵的河岸、清澈见底的河床,满是我们嬉闹的欢呼声、呐喊声。
秋来了,帮父母干农活之余,我时常夹本书刊,躲在衰草连天的河滩,惬意阅读。此时,书对我来说,是雨露、是甘泉、是希望,田间地头劳作带来的伤痛与疲惫,瞬间被眼前潺潺秋水带走。年少时的一个个秋天,我常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坐在河滩,陶醉五彩缤纷的书香世界,寻求精神的抚慰和寄托,并渐渐长大。
冬日里,我一次次告别家乡那条熟悉的河流,告别的不仅有河流,还有我深爱的故乡,因为初中毕业后,我即参军入伍。在军营摸爬滚打的岁月里,我错过了一段河岸读书的青春时光,但每天坚持见缝插针地阅读我从未放弃,直至我前两年含泪脱下心爱的军装、离开军营。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我又重拾那远去的河岸阅读,经常带着家人到小区附近的中心河、秦淮河以及母亲河长江岸边,席地而坐,与书中灵魂做亲密交流,与作家们展开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书香馥郁,河水无声。
不论是故乡的河滩,还是异乡的河岸,那河畔美不胜收的风景总是深深吸引着我,吸引着我去不断开启那一本本未曾阅读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