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4日
第10版:西津渡

疲秦之术何成利秦之举

□ 滴石水

大部分人都知道郑国渠,它是我国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距今已有2000多年。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300余里。2016年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然而,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个驰名中外的郑国渠,始作俑者其实并不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而是为了通过这个浩大工程,拖疲秦国,让它无力向外扩张。《资治通鉴卷第六秦纪一》记载,公元前246年,即秦王政元年,秦国国力蒸蒸日上,大有吞并天下之势。韩国是秦国的东邻,战国末期秦欲统一天下,首先对东邻弱国韩国虎视眈眈。而此时的韩国,孱弱不堪,根本无力拒秦。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韩桓王和他的谋士,想出了一个馊得不能再馊的“疲秦”之策,即派韩国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为间谍,到秦国游说朝廷上下,促动秦国在泾水和洛水之间,修建一条大型的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为了发展秦国的农业,实则是想要耗竭秦国国力,使其无力向东扩张,以求得韩国能够残喘苟活。秦王很快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开始兴修渠道。

郑国渠的确是个浩大工程。根据历史研究,当时秦王征集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郑国渠的人在10万以上,历时10年。然而,秦国不但没有被这个浩大工程拖疲,反而国力更加强盛,成了秦王统一天下重要的物质基础。这是为何呢?

首先,韩国此计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秦王统一天下,冷兵器时代,拼的是人,拼的是粮。秦国非常想让关中大地成为粮仓,以利扩张战略之需。韩国人策划的这个“疲秦”之策,可谓秦人要睡觉韩人送枕头。大智大勇的秦王政之所以很快接受郑国献策,是因为他本身早就在谋划关中的农田水利,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以利在剧烈的兼并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开工不久,韩国“疲秦”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郑国承认自己是间谍,但他说郑国渠将为秦建万世之功,可见他也清楚这个“疲秦”工程对秦国统一天下的巨大作用,而对韩国最多也只是苟延几年而已。秦王政立即变怒为喜,一如既往重用郑国,使其完成了这个不朽工程。

其次,尽地利惠众生的工程无“疲敝”可言。郑国渠虽然10万人历经10年,百姓作出了巨大牺牲,但百姓之苦得以回报。《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天下百姓不怕吃苦,只怕吃有百弊而无一利之苦。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原因是秦二世耗竭民力修阿房宫、建秦皇陵。这些劳民伤财让天下饿殍遍野的工程,是真正的“疲秦”工程。

哪一项造福子孙的巨大工程,都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自郑国渠始,人们看到了引泾灌溉工程的巨大利益,随之一代又一代人跟着“吃苦”,先后又开凿了白公渠、三白渠、丰利渠、王御史渠、广惠渠、通济渠等等。联想到7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两年开工建设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为6.6万亿元,必将惠及整个华夏大地。它不仅仅是应对当前经济下滑之策,更是增强我综合国力之举。

2020-08-14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91968.html 1 3 疲秦之术何成利秦之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