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剑平
故事发生在32年前,虽年代久远,仍记忆犹新。直到今天,那位好导游的善举给我的人生观依旧有着深刻的影响。
那是1987年的初春,我随镇江青年旅行社赴宜兴参加溶洞一日游。
天还没亮,空中飘着蒙蒙细雨,我们一行人在大华电影院等候旅游车的到来,不一会儿,两个青年男女打着伞,招呼大家上车出发,他俩是本次活动的导游,男导游姓葛,女导游姓张。
当年旅行社的硬件比现在差多了,车子破旧,发动机的噪声很响,导游也没有扩音器,为了让游客听清讲解内容,不得不扯着嗓子大声说话,一路上,葛导游风趣幽默地介绍着宜兴溶洞的形成概况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张导游则细心地提醒游客抓牢扶手,注意安全。
不经意间,第一个游览地——慕尼洞到了。徜徉在璀璨灯光照耀下的溶洞,我们仿佛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泉水叮咚、烟雾缭绕、灯光绚丽、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地演变把钟乳石塑造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洞内的台阶又湿又高,没过多久,腿部残疾的我便大汗淋漓、气喘吁吁。葛导游见状,连忙跑过来,要背着我游览。看到他瘦弱的身材,我连忙摇手婉拒。他真诚地对我说:“服务好每一个游客,是我的职责。”他招呼张导游来到身旁:“我负责这个特殊游客,其他的游客就交给你了。”不由分说蹲下身子,让我伏在他的背上。就这样,我趴在葛导游的背上,游览了慕尼洞。坐着小船出了洞口,我买了一瓶饮料请他喝,他笑着说:“谢谢你,我们有纪律,不能接受游客的馈赠。”
伏在葛导游并不宽阔的背上,我又游览了善卷洞,一路上,他绘声绘色的讲解如同给我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历史人文课。
到了最后一个游览地——张公洞,看着疲惫的葛导游,我再也不愿意连累他了,提出就在外面休息,然后和大部队一起返程。他坦诚地告诉我,这个洞是当年拍摄《智取威虎山》的场景之一,孤胆英雄杨子荣蒙目射灯的情节就发生在这里,不去看看,真的太可惜了……在他的热情相邀下,我又伏在他的背上完成了张公洞的游览。
返回出发地大华电影院的时候,葛导游为了让我少走路,吩咐司机师傅一直把我送到家门口,谁知车行到小码头道口时,正赶上火车挡道,车子又从牌湾绕到和平路,停靠在离我家十几米的路边。
坐在书桌前,我感慨万千,思如泉涌。立即提笔写了两封感谢信:一封寄往青年旅行社;另一封则寄给镇江主流媒体《镇江市报》。消息见报后,葛导游的弟弟看到了,告诉了他,他给我打来致谢的电话,我说,应该感谢你这样的活雷锋,什么时候再见上一面,共叙友情。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至今没能实现,在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遗憾;还有一个心愿。遗憾的是:当年没能留下一张与葛导游的合影;心愿就是:再见到葛导游,要为他亲自唱一首《好人一生平安》,祝福他和他的家人一生平安。
葛导游比我年长几岁,今年应该在六十岁上下,身高一米六五左右。他的名字叫葛健林(因为年代久远,名字不一定完全准确)。读者朋友们,如果你们有人认识这位雷锋式的导游,请帮我与他联系。
受他的影响,从此,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都会无偿地帮助别人,我希望爱心接力棒能够一棒接一棒地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