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桂云
又逢江南梅雨时节,漫天飞舞的雨丝飘飘洒洒,对这个夏日进行着缠缠绵绵的倾诉。连日的阴雨一扫酷暑的炎热,外出旅游是不相宜的了,闲坐案旁,一卷在手,于古人的诗词中细品梅雨,亦别有一番情趣。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蜀女下沙迎水客,巴童傍驿卖山鸡。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这是唐代诗人王建的《江陵即事》,可以说是在我国唐代早已流传的一首“梅雨诗”。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梅实迎时雨”,即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的梅雨,则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北宋的贺铸曾有词作《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飘逸灵动,短短数字,尽显梅雨季节之景象,贺铸也因此词名噪一时,人称“贺梅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众多描写梅雨的诗词中,南宋赵师秀的这首《有约》最为脍炙人口。诗人约客夜半未至,一个“闲”字写出了他当时的闲适恬淡的心境。尤其是诗的前两句,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典型的梅雨时节景象,成为传唱千古的名句。
与赵师秀写梅雨截然相反,南宋另一位诗人曾几在《三衢道中》中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就奇怪了,明明是“梅雨”,如何变成“日日晴”了?原来,作者当时身在三衢道中,位于福建,纬度偏低,梅子黄时,雨带已经北上了。
窗外的梅雨仍在韵味悠长地落着,掩卷凝望,千年时光如烟似梦片片飞散,只有那些诗词得以永生,伴随年复一年的梅雨,穿越尘封旧事,与我们在尘世里彼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