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第11版:芙蓉楼

麦田里的哲学

□ 刘 峰

进入夏季,不少地方开始了夏收,大型收割机来回吞吐之间,一地麦子很快变成了麦粒,让人欷歔不已,不禁联想起旧年的麦收。

至今想起,麦收的那些日子,家家户户像在过节。那一种丰收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那才叫幸福满满。当来到麦田,只见温柔的风儿,从麦田的这一头吹到那一头,涌起一排排金色的麦浪,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铜管乐器在演奏,是那么的悦耳动听,令人沉迷。

当伫立在又高又壮的麦子中间,感觉随时会被麦浪卷走,让人忍不住向着纯净的蓝天在广袤的田野里痛痛快快喊几声。再细细打量每一株麦子,发现麦秆结实挺拔、麦穗饱满丰盈、麦芒金黄闪亮,收割时将一束麦子绾在手臂,会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感,让人焕发无穷的活力。

收割时分,锃亮的镰刀游走在麦田里,仿佛皎洁的月牙潜移在金色的海湾。家人用的镰刀,是父亲专门找镇上最好的铁匠打造,又用磨刀石细细磨砺。当锋利的镰刀触到麦秆,麦秆发出快乐的嚓嚓声,幸福地歪躺在父亲的臂弯。

家里的那一大片麦地,是父亲的命根子。父亲热爱土地,狂热至极。有好几次,他在麦田走着走着,忽然弯下腰,情不自禁地拈起一撮土,塞入嘴里慢慢品尝。用他的话说,只有品尝了泥土的味道,才能更好了解土地。

为了种出最好的麦子,在长年与庄稼打交道的过程中,父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哲学。

他认为,种麦子跟养孩子一个样,生长环境尤为重要。自己要做的,就是将每一粒麦子当成亲生娃来养。养得好,一颗麦种能收获几十颗甚至上百颗麦子;如果每一颗养出的麦粒饱满,那么整体的产量就会大幅提升。所以,从源头开始,他筛选的是最好的种子,使用的肥料是地地道道的农家有机肥,坚持用土法子消灭土壤中的害虫,坚决不施用化学农药,以保持土壤的纯净。

为了让每一株麦子的成长拥有好心情,父亲十分看重麦田通风。在播种时,他坚决不采用大面积抛撒的办法,而是用锄头刨出一行行土槽,在行与行之间留下间距,然后将麦种均匀播下,随后掩上土,最后压实。为防止野兽偷食、野鸟啄食,他每隔一段距离会插上一个稻草人,日日夜夜不间断巡田,直到麦种破土长苗。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麦苗长成一片青绿时,他竟赶着牛拉着碌碡,将麦田碾了一遍。用他的话说,如此一碾,更有利于麦子茁壮成长。他懂得麦子的生长规律,适时灌溉、除草、灭虫、追肥,让麦子健康分蘖、拔节、秀穗、灌浆,最后顺利走向成熟。

当麦子成熟,父亲在观看天象后,会选择一个晴朗的日子带领一家人下田,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收割,紧接着将麦子运回打谷场,完成脱粒。

不久,高高的麦垛矗立在打谷场,沉甸甸的麦子收进了粮仓,其中一部分麦子换成了崭新的钞票。当美滋滋地品尝着喷香的新麦馒头,感觉土地对一家人不薄,所有的付出是那么的值得!

许多年以后,由于外出读书和工作,我离开了故乡。可不论走得再远,我总忘不了那一片麦田,特别是每当夏天来临,我会情不自禁怀念从前的麦收,怀念那一重重金色的风中麦浪。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常常不自觉地思考当年的麦田对一家人的意义,如今想来,麦田不仅为一家人提供了生活来源、给一家人带来了希望,更重要的是,父亲用他的哲学,教导我该怎样用心做事,怎样才能实现最大的收获,以及怎样才能活得更有价值。

2024-06-14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3554.html 1 3 麦田里的哲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