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4日
第10版:西津渡

绯闻何缠欧阳修

□ 滴石水

大宋历史上,欧阳修无论是气血方刚的青壮年时期,还是年近花甲的暮年时光,一直被绯闻纠缠着。影响大宋朝野的有两次。

一次发生在公元1045年。欧阳修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叫张龟正的男人。张龟正的前妻生有一女。张龟正死后,这个女孩才七岁,就跟着继母(即欧阳修的妹妹)投奔了欧阳修。女孩长大后,欧阳修牵线搭桥,嫁给了自己的堂侄欧阳晟。谁料此女与府中仆人偷情被告发,开封府审理此案,此女不仅当庭承认此事,还透露私情,说与舅舅欧阳修也有染。此情一出,满朝哗然。欧阳修即被传讯到开封府,上堂接受审讯。沸沸扬扬,闹腾了半年,张氏供词无法验证,但欧阳修遭贬,到了滁州。

另一次发生在公元1065年,欧阳修此时已经58岁,位列宰辅。御史蒋之奇举报欧阳修,说他与大儿媳吴春燕有染。此谏一出,朝野震动,宋神宗下诏查核。蒋之奇供出是御史中丞彭思永所言,而彭思永死活不供出消息的来源,只是说:“帷薄之私,非外人所知。”查到最后,属于道听途说。这起乱伦之说虽以彭思永丢官,蒋之奇被贬,宋神宗“敕榜朝堂”,定为诬枉,可欧阳修被绯闻缠闹得身心俱疲,连章累牍,乞求退休。之后的大宋文宗欧阳修,不喜人声鼎沸,只求让独处陪伴着走过每一个黄昏和黎明。

绯闻,古今有之。我在欧阳修绯闻上赘言,意不在绯闻本身,而在于为什么如此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为人品行一直受人敬仰的人,会屡被绯闻所缠?像读他的《醉翁亭记》,我们能从中咀嚼出什么?

绯闻,跟着名望、权力走。欧阳修未入仕前就连中“三元”,即在开封府国子监考试时,名列榜首,高中“监元”;不久,参加国学解试,再次名列榜首,得中“解元”;转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省试,仍居榜首,成为“省元”。这连中“三元”,让欧阳修名声大振,其才华和潜力不胫而走。进入仕途来到洛阳,与著名诗人梅尧臣、著名散文家尹洙等结为至交,被吴越忠懿王钱俶之子、西京留守钱惟演竭力捧抬,创作名篇迭出,盛极一时。后又被宋仁宗赵祯视作国才,誉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所以,年轻的欧阳修,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名声非常大。

“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句话出自苏轼之口,却是当时众多名人大家的共识。嘉祐年间,他主考礼部,后又以翰林学士身份兼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拜枢密副使,任参知政事,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可谓多种权力集于一身,达到了顶峰。在崇文抑武的大宋王朝,欧阳修是大宋文宗,又位列宰相,朝野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可这目光中,有敬仰、羡慕、崇拜的光芒,也有嫉妒、敌视的光束。第一次绯闻的制造者杨日严,就是属于后者。张氏偷情,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官司,可当杨日严得知这个“淫妇”是欧阳修的外甥女时,眼里放出了邪恶的光芒,嫉恨、敌视、诋毁各种因素共同起了作用。在他的一通审讯下,张氏供认与舅舅有一腿,掀起了轩然大波。

绯闻是激烈竞争中的鬼魅。尽管北宋前几朝的政治环境是宽和的,但政坛从来都是战场,竞争无时不在。杨日严审出个“张甥”案,除了个人因素还有政治因素。欧阳修是“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新政夭折,范仲淹被贬,欧阳修竭力为范仲淹申辩,成了反对派打击的首要靶子。杨日严们感到击垮对手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绯闻,在道德上打击对方。因此,当审出张氏是欧阳修的外甥女时,他们如获至宝。

第二次绯闻更能说明问题。御史中丞是什么官?是御史台的头。彭思永这个御史台的头,为什么要授意御史蒋之奇制造欧阳修“爬灰”的丑闻?就是司马光在《涑水纪闻》中所言的原因:“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彭思永后来也说:欧阳修“首建濮议,违典礼以犯众怒,不宜更在政府。”与儿媳有染原来是因为“濮议”之争。宋仁宗无子,死后以其兄濮王之子赵曙继位,赵曙叫自己的生父是皇考还是皇伯,中书派与台谏派剧烈争斗,欧阳修成了台谏派打击的主要目标,由此彭思永们制造了“爬灰”的绯闻。

绯闻滋生的土壤是言行的放浪不羁。欧阳修生性多情风流,亲近歌妓,宴饮玩乐,年轻时“曾是洛阳花下客”。他文坛有名,艳词也名震天下,《少年游》《系裙腰》等,都是其代表作,痴情的妓女他写,强颜欢笑的歌女他写,深闺寂寞的怨妇他也写,仿佛女人总是他笔下的最爱。第一次绯闻,对手找到的证据,就是欧阳修为外甥女写的《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着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观其言,猜其心,绯闻滋生似乎顺理成章了。

2024-06-14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3546.html 1 3 绯闻何缠欧阳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