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 杨
相较于周边的铜陵和安庆,池州的名气似乎要弱得多,因为铜陵有矿,安庆本是长江五虎之一,又与安徽省名的来历挂上了钩。虽然九华山位于池州市域范围内,那毕竟是下属的青阳县。地级池州市驻贵池区,即之前的贵池县、贵池市,我这里所言池州,即贵池。我算是读了一点书的,但对贵池的了解,只是来自李白的《秋浦歌》和余秋雨的《贵池傩》。
这次,第一回踏上贵池的土地,极大地丰富了我的认知,其中一项较大的收获是参观此地的一家祁红老茶厂。原先只知道大名鼎鼎的祁门红茶,但是还真的不知道贵池与祁门红茶的极大关联。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创制于光绪元年,产地包括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皖南茶乡,以及江西的浮梁地区。素以香气芬芳馥郁,茶叶浓醇鲜爽,条索细紧匀齐,制工精细而闻名海内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
我们走进的这家位于池州主城区西北角的名为安徽国润茶业的老茶厂,前身系安徽省茶叶公司贵池茶厂,是中国最大的祁门红茶生产商,也是新中国最早的祁门红茶生产加工企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外汇。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政府间贸易协定,确定祁红以地名红茶单独出口苏联,以偿还贷款。1950年2月,“中国茶业公司贵池茶厂”得以在贵池县池口开始筹建。1951年,贵池茶厂正式建成。1984年,贵池茶厂成为安徽省红茶唯一出口基地。2003年,贵池茶厂整体改制为现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开创了祁红工业化、标准化生产的历史新纪元,成为一家从事茶叶种植、加工、品牌运营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茶叶集团企业。难得的是,老茶厂的厂房和设备一直沿用至今,目前是安徽省唯一保持运作七十余年历史的茶叶企业,恐怕也是国内少见的持续这么多年不间断传承的茶叶企业。
2017年,原贵池茶厂老厂房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从而引发业界内外广泛关注。2019年12月,贵池茶厂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祁红木仓、手工拣厂、精制茶车间及木质祁红生产线、拼配车间(外贸仓)、包装车间、祁红评审大楼、办公楼、祁红加工培训场、职工之家和历史档案等等,至今均基本保持完好,当年的建筑设计,拿到今天来看,其合理、耐用仍令人惊叹。
我们徜徉于这里,不时驻足,端详着一台台设备和物件,零距离触摸历史,与一名名制茶大师,隔着时空交流。亲身感受到这里留存的工业遗产,不只是建筑结构和物理设施,更是富含历史、科技、文化价值的瑰宝。祁红木仓,据称是中国茶业界现存较古老、规制较高、目前仍在使用的红茶木仓之一。精制茶车间,整体建筑结构经济合理,现代工业建筑气息浓郁,却在功能上以服务于古老的农产品加工为首要。建筑外观简洁朴素,呈苏式风格,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代表了当时中国茶产业的先进水平。
维基大辞典记录的祁门红茶原产地是中国安徽省祁门县。但池州人似乎不认这个账,他们搬出了由祁门县《祁红》编写组编写、安徽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祁红》一书,这里记载了祁红的开端:祁红始祖余干臣首先在至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效“闽红”制法,开始试制红茶。意即,祁红发源于池州所属东至县。至于究竟为何叫做“祁门红茶”,应该是难以弄明白的事。这次,我想搞清的倒是祁门地属安徽省黄山市,与池州之贵池相隔至少百余里。
那么,为何祁红最早且最大的生产商不在祁门,而在贵池?事实上,1952年前后,国家先后在祁红产区建立了贵池茶厂、祁门茶厂、东至茶厂,1983年之前,祁红都只有这三个大厂生产,但2002 年前后,祁门茶厂及东至茶厂相继关停。答案有了。除了池州地区亦有祁红茶树的大面积种植,一个重要原因是贵池得交通便利之益。
解放初期祁红产业已经处在岌岌可危的状态,茶园荒芜,茶庄倒闭,交通运输又以水路为主,皖南基本没有像样的公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国茶业公司决定在祁红茶区靠近长江的地带选址并着手建设大型新式机制茶厂。于是,贵池的池口被选中。
从此,东至、石台、祁门、贵池的祁红毛茶原料经过秋浦河、尧渡河、白洋河,通过小船、木筏等运输工具源源不断运到贵池的池口。池口,即秋浦河、白洋河入江口,产品进而通过长江运往上海等地出口国外。
二十世纪初叶,祁红即已畅销全球56个国家及地区,显贵于英伦皇家及荷兰、德国等欧洲各国。荷兰是最初将茶叶传到欧洲的国家,荷兰人除了爱喝咖啡,也爱饮红茶。
最好的保护即是利用,如今的贵池老茶厂,一边是三座厂房仍在保护性使用当中,一边是部分的场地改作了文创基地,成为重要的网红打卡点。例如,祁红加工培训场现为非遗技艺传习所,里面还存有当年制茶的各类设施设备,如萎凋槽、揉捻机、发酵室等,吸引着一批批制茶和茶艺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培训。池州祁红展示馆似乎也正在谋划当中,这里将改造成一座能够完整呈现祁红发展史的博物馆。
我置身其中,突然想到我们镇江赫赫有名的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和颇具历史感的镇江蚕种场,其老旧建筑、设备设施、生产车间等,似乎已经长期“无人问津”,逐步导致自然风化损坏。
其实,对工业遗存的保护性利用,带给人们的绝不仅仅是一幢幢好厂房,更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坚守,也更能体现我们中国人生生不息、坚韧不拔的伟大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