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朱秋霞 谭永军 龚雪飞)道路维修不用“开膛破肚”?近日,市市政设施管理处“马路医生”对市区道路2处脱空进行“微创手术”——道路病害非开挖修复,“靶向治疗”直达“患处”,修复面积达到31个平方米。
前段时间,“马路医生”引进三维雷达检测技术对市区部分道路进行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解放路北段有两处地下脱空,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最繁华的闹市区,交通压力大,如何既能迅速消除道路“病患”,又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马路医生”会同专业团队商议后决定采用非开挖技术实施“微创手术”。
“此次非开挖技术采用非水反应高分子聚合物专利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看作道路病害的‘靶向药物’,可对关键靶点进行治疗干预。”市市政设施管理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将材料按比例稀释后,通过注浆泵加压注入提前钻好的注浆孔,浆液会慢慢通过裂缝渗透、填充、压密、扩张,挤走道路结构缝隙内的积水和空气,形成浆脉,填充空洞,使道路结构致密,缺损得到弥补。
“新技术可有效增加道路路基及基层的稳定性,增强道路结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道路承载力。”工作人员表示,采用非开挖技术不用开挖道路,具有占用空间小、施工工期短、低噪环保等优点,可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日常通行的影响。据现场观察,从开始注浆到修复完成仅用时80分钟,现场也没有以往施工机械的轰鸣,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了解,这次“微创”技术的引进在市区尚属首次。近年来,市市政设施管理处重视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使用。例如:采用沥青预养护工艺,尝试沥青道路病害“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建立桥梁信息在线监控系统,在新河桥安装索力监测,实时监控桥梁梁体挠度和应力应变情况,保障桥梁运行安全等。此次“微创”技术的引进,是针对塌陷、脱空等道路病害问题处理的一种有益尝试,将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安全和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