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主任 周秋琴
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是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浓厚氛围和生动局面。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促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立足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完善总则中第三章“纪律处分运用规则”相关条款,区分一般违纪、轻微违纪、不追究党纪责任等不同情形给予相应处理。第十九条新增规定,“党员有作风纪律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或者违犯党纪情节轻微的,可以给予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等,或者予以诫勉,不予党纪处分”“党员行为虽然造成损失或者后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所引起的,不追究党纪责任”,为准确认定行为性质、实行区别对待提供法规依据,促进党员干部正确立身做事、积极担当作为,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宽容改革探索、先行先试等工作中的失误。
坚持严的基调,是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基本前提。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党员干部的无意过失和失误容错免责,绝不是纵容包庇,更不是搞纪律“松绑”,让“三个区分开来”成为个别同志违法乱纪的“挡箭牌”“免责书”,必须保持一严到底的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把无禁区、零容忍、全覆盖要求作为基本前提,从而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运用“三个区分开来”,在坚持严管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区分鉴别,对明知故犯、我行我素、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决不搞下不为例、网开一面,督促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是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实践要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基本原则。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实施容错,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准确把握政治要求和政策界限,严守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对干部在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失误或错误进行综合研判,精准甄别为公还是为私、主观故意还是客观失误、推动工作还是以权谋私等情形,并结合干部一贯表现、认识态度、改正情况等因素准确认定,对为公不谋私、担当不懈怠、敢为不乱为,未产生恶劣影响、未造成严重后果、未带来重大损失的问题,坚持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处置,旗帜鲜明容错纠错,不让干事的同志寒心、流血的同志流泪。
坚持制度规范,是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保障。制度机制是管根本、利长远的大计,干部担当既要靠党性支撑,更要靠制度保障。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个别干部在落实容错纠错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从严没责任、容错有风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错误认识,归根结底还是相关制度规范缺失或者不精准、不细致的问题。深化“三个区分开来”,必须严格依规依纪依法从启动条件、办理程序、结论审核等方面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用规范的程序、科学的机制、健全的流程来保障容错纠错工作质量,确保结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坚持靠前服务,是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有效延伸。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是治标之策,事前防患未然提供精准服务才是治本之举。纪检监察机关在激励担当作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既不能做一言不发、听之任之的“老好人”,也不能做只管叫停、不管推进的“拦路者”,在角色定位上必须从隔岸观火的“监督者”向全程参与的“亲历者”转变,在工作理念上必须从“事后重拳出击搞问责”向“事前积极主动搞服务”转变,在监督方式上必须从“只说不行”向“多说如何才行”转变,以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服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的来看,《条例》总则中第三章“纪律处分运用规则”相关条款为准确认定党员行为性质、实行区别对待提供了法规依据,有利于切实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把惩治与教育结合起来,更好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在全党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厘清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辩证关系,在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的基础上,持续深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不断汇聚起踔厉奋发、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