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9日
第12版:春江潮

听书的日子

□ 袁宝霞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落后,物资匮乏,除了生活的必需品外,人们鲜有闲钱买书看,主要的娱乐方式就是听收音机里的评书。那些听书的日子就是最美妙的精神享受,也是我最快乐的童年时光。

当年刘兰芳的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她的评书《岳飞传》《杨家将》更是耳熟能详。她的声音字正腔圆,清脆悦耳,声情并茂的演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书中不同性格的人物,演绎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我们会同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单田芳的评书大家也比较喜欢。他演绎的《隋唐演义》娓娓道来,略带沙哑的声音中有种磁性,深深吸引着我们去聆听,他的声音至今仍萦绕在我的耳畔。还有孙振业的山东评书《武松传》,袁阔成的评书《三国演义》等,他们播讲的评书各有千秋,令人回味无穷。

听评书的时间一般在中午或晚上吃饭的时候。每天一放学我就抓紧时间往家赶,生怕回家晚了错过了书中的情节。一家人边吃饭边听书,感觉日子简单而美好,不过时间并不是每次都赶得那么及时。

有一天中午,母亲要在大铁锅里烀饼子,锅凉了不好粘,我放学回家后,她让我帮忙烧火。可是我还记挂着听评书呢,心里很不乐意,嘴噘得老高。转念一想,何不把收音机放到灶台上,边烧火边听书呢?

于是,我把收音机放到灶台上,边拉风箱边听书,听着听着就入迷了,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担忧,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哑然失笑。不是忘了添柴,就是把火烧得太旺了。母亲提醒我:别光记挂着听评书,忘了烧火。说完她盖上锅盖,让我再烧上十几分钟,饼子就熟了。

母亲去洗菜了,我接着烧火,早把她的嘱咐忘一边去了。或许是火太大了,忘了时间,妈妈闻到了一股烧焦的气味,忙让我停火。听着母亲的斥责,从此,我也懂得了做事要专心致志。

细数过去那些听书的日子,岳飞的精忠报国,穆桂英的飒爽英姿,武松的侠骨义胆,都给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真善美的种子,给我苍白的心灵涂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机已进入千家万户。电脑、手机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收音机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那些听书的日子也渐行渐远。只是心灵不再宁静,为了生活,多了几分欲望,几分挣扎,几分喧嚣。白天忙于工作,夜晚不是看电视就是刷手机,似乎已忘记了听书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如今,人到中年的我已放下了很多,又重拾那些听书的时光。现在手机里的听书软件方便快捷,不必等说书的时间,想啥时候听就啥时候听,想听啥书就听啥书。

散步、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听听那些优美的散文、诗歌,让枯燥的心灵变得充实、丰盈;周末或节假日,沏一杯清茶,品茗听书,可以听听长篇名著《白鹿原》《生死疲劳》等,任思绪在书中飞扬,给疲惫的心灵放个假;累了可以躺在床上听听心灵鸡汤,有时也会伴着读书声进入甜美的梦乡。

听书,让疲惫的心灵有了栖息的港湾;听书,让岁月静好,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闪闪发光。

2024-02-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6015.html 1 3 听书的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