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第12版:春江潮

鲁山之光

□ 张海军

鲁山县,古称鲁阳,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伏牛山东麓,北依洛阳、南临南阳、东接平顶山,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鲁山这座海拔不足400米的普通山峰,虽然赋予了鲁山县的名字。然而,鲁山县的另外一座山峰,对于鲁山县意义更为重大。它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见证着鲁山县的历史沧桑。它就是尧山!尧山地处中国南北分界大秦岭伏牛山东麓,奇峰高耸,壁立千仞。历史上尧山一直都发挥着抵御外侵的重要作用。对于尧山的“险”,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深有体会,他在《水经注》中对尧山曾这样描述“尧山亦名豆山,今山于城北如东,崭绝孤峙,虎牙桀立……”数千年的岁月,高耸的尧山作为天堑始终守护着鲁山。

如今尧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麓,沙河的源头,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米,属山岳型自然风景区。尧山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区内植被覆盖率达97%,仅种子植物就有1211种,其中有40多种珍稀植物已列入国家和省级保护名录。景区内还保存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稀世古杜鹃林,千年古木15万株以上。景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达125种以上,其中国家保护的有17种,省级保护的有14种。

春秋初期,鲁山属于郑国。之后被楚国占领,成为楚国属地。为了防御北部邻国,楚国沿伏牛山脉修筑了规模宏大、绵延500多公里的楚长城。鲁山县境内保留了四处楚长城遗址,楚长城一直延续到鲁山西部,与高大的尧山相连。人工修筑的城墙与这道天然屏障一起构筑起坚实的防御体系,保卫着鲁山的安宁……

山水之间,一座中原古城鲁山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1947年11月至1949年2月,鲁山一直是河南省乃至鄂陕边区的党政军革命指挥中心。1948年,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机关在豫西驻扎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部署和指挥了宛西战役、宛东战役、开封战役、睢杞战役、襄樊战役、郑州战役,歼敌近20万人,为新中国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鲁山县西关大街,街道并不宽阔,两边林立着不少老店铺。店铺用青砖砌成,青瓦覆盖屋顶,临街的墙壁则是用一块块木板拼凑而成,这里铁铺、杂货铺、纸烟厂、绸庄、饭店、照相馆、药铺、粮行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密集地分布在这条700米长的街道上,接纳着四面八方的海内外游客。

在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初中的校园内屹立着一座碑亭,正中央矗立着一块唐代石碑,名为“元次山碑”。这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亲自撰写的一篇碑文。全文约1370多字,记载了颜真卿在鲁山的好友元结一生的事迹,情真意切,笔墨遒劲。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凭借出众的军事谋略,元结被唐肃宗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参谋。他组织各路义军投身平叛战场,挫败了史思明的精锐部队,使其不敢再向南进发。唐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元结去世后,颜真卿撰写了饱含真情的碑文,命人刻制于碑上。

元次山碑的碑字长宽各55毫米,被称为“寸六楷书”,是现存的颜碑石刻中字体最大的。字体结构横细竖粗,多用弧形,上密下粗,蚕头燕尾。在这座石碑的背后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历史。元结,字次山。颜真卿在碑文中这样写道:“次山斌斌,王之荩臣。义烈刚劲,忠和俭勤。”这句话是说,元次山文质彬彬,是位忠诚之臣,为人忠义节烈,仁厚宽和又勤劳俭朴。颜真卿和元结同朝为官,曾一起在安史之乱中重挫叛军。两人由于志向相合,秉性相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6年,元次山碑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千年,元次山碑已有残破,缺230字,但碑文大部分完好。现如今承载着两位先贤诚挚情感的元次山碑,在琅琅书声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鲁山文化一颗璀璨的明珠,鲁山之光!

昔日的天堑已然成为旅游胜地,与这座中原古城一起,在新一轮的日出中舒展出勃勃新姿。

2024-01-1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2763.html 1 3 鲁山之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