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第10版:西津渡

旁观者未必清

□ 滴石水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相争,“及相持成皋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项羽仗打得窘迫无奈,置起高台,将刘邦的父亲吊在上面,下面架起大锅,对刘邦大喊:如果你不赶快投降,我就烹煮你的父亲。刘邦说:“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初读此典,和大多数旁观者的想法一样,觉得刘邦太没有底线了,父亲都要被人家烹了,怎么还能扯开嗓子喊:“我爹也是你爹,你烹我们爹的时候别忘了分我一杯肉汤喝。”真是无耻之极,置父亲的生死而不顾,地痞流氓也干不出这样的事。因此,两千多年来,无数旁观者对此事议论不休,大批刘邦。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读史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刘邦这个“杯羹之让”的当局者,当时一点都不迷糊,处理得非常有智慧。刘邦最终能够取得天下,《项羽本纪》里描写的这一幕,很能说明问题。

当时的刘邦,不管有多愤恨,他都必须克制住自己的怒火。因为当时的实力,刘邦绝对不能与项羽硬碰硬地干,也绝对不能“急下”受降。生活的智慧就是这样:当你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只有尽最大可能去贬低对手威胁你的东西的价值,才最有可能摆脱威胁。你要烹我父亲,我不理你的茬,还用不是人话的话调侃你,这足够说明刘邦有高人一筹的心机。

项羽听到刘邦的调侃,气得七窍生烟,“项王怒,欲杀之”(《史记·项羽本纪》。史书上接下来出现了另一幕:“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羽的叔父项伯赶紧站出来劝阻项羽。我感到此时刘邦有两点拿捏得精准。一是刘邦知道,项羽是名门之后,尽管脾气不好,但那是贵族的傲气。从彭城俘虏了自己的家人,两年中项羽都信守仁义道德,没有辱杀父亲和妻子儿女。刘邦知道项羽不会用烹煮自己父亲的手段,让楚军将士看轻他。当然,情急乱智。猴急的项羽也说不准会真的烹了自己的爹。为防万一,刘邦还有另一手。他早就通过张良与项羽的叔父项伯有来往,并私下约定要成儿女亲家。在此之前,项伯已经数次在危急关头,帮刘邦化险为夷,这一次也一样,刘邦料定项伯会出面劝阻。所以,刘邦的政治智慧,迷糊了众多的旁观者,其实他自己心中早就盘算得清清楚楚了。

再从当时楚汉两军的角度上分析,当时的刘邦已经不是刚出来闯天下的泗水亭长了,手中有二十多万汉军,他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父亲,去服从项羽“急下”之命呢?这些汉军将士跟着刘邦杀伐征战,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取天下,立战功,升官发财,光宗耀祖。如果刘邦为父亲投降,这些汉军将士能不反吗?你刘邦受降,可能封妻荫子,我们这些跟着你卖命的人,人家能放了我们?章邯手下那20万秦军,就是现实的例子。依刘邦的政治智慧,他绝对不会干出投降的事来。倒是万一项羽把自己的父亲烹了,他一定会以此激发全军将士的报仇激情,加倍收获更多更大的成果。

综合分析,杯羹之让越发告诉我们刘邦的高智商和高情商,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尽管他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天生就长着一个好脑子,看啥事都能入木三分。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三国史话》中,对“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了这样一番阐释:当局者的环境,旁观者总不能尽知。假如一个人对付一个问题要顾及三个方面,旁观者只知道两方面,那从旁观者看起来,这个问题自然好对付得多。可当局者还要多顾全一方面,旁观者所主张的办法,他就决不能用。在旁观者看来,他的手段就很不高明,而要说他是一个迷者了。其实何尝是如此呢?吕先生分析的是一般人,何况刘邦这样一个多谋善断、能屈能伸、开创大汉天下的政治超人呢?当然,我赘述杯羹之让这件事,也是旁观者之议,真正清醒的是刘邦自己。

2023-12-0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6221.html 1 3 旁观者未必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