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河苇
“结寄亲”是昔日丹阳老家流传已久的一种礼俗,指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乡间的“结寄亲”一般是以小孩子为媒介,让其认“寄爹”“寄娘”,这个“寄”就是“寄养”之意,让孩子在亲生父母之外,再添一份养育的亲情,旨在使其免灾祛病,健康成长。
当然,这里的“结寄亲”并非你情我愿、嘴上说说就行了,而是要“办礼”——请“先生”,选个黄道吉日,举行一个像模像样的仪式,借以向四方乡邻宣示。
我表弟就认过“寄爹”“寄娘”,他自小体弱多病,姑爹姑妈为此担了不少心思。有一天表弟跟一群小孩子在村口玩,远远走来一个算命的瞎先生(幼时云游乡间摸骨算命的全是瞎先生),小孩子们一窝蜂围上去,瞎先生一个一个小孩摸过去,摸完了对表弟说,来,带我去找你家大人。等到了表弟家,瞎先生对表弟的奶奶说,令公子骨骼清奇,有大出息,须结一门“寄亲”,能化灾解难、一帆风顺。老一辈人都是迷信的,就请瞎先生指点。瞎先生说,选个日子,早点起来,把娃娃带到十字路口,随他往哪边走,碰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他命里的“寄爹(娘)”。
表弟的家人如法炮制,到“摆席”的时候,带信来叫我们去吃酒。结亲酒摆在表弟的“寄爹”家里,姑父姑妈给表弟的“寄爹”“寄娘”“从头买到脚”,帽子、上衣、裤子、袜子、鞋子,一样不能少。吉时到,放鞭炮,表弟家村里的“老先生”(指通晓旧时礼法的老人)和“寄爹”村里的“老先生”都到场,仪式开始。
“老先生”喊“小把戏,本姓庄,今朝来,拜寄娘,一个娃,两家养……”每说一句,两家都要应声。等喊完了,“寄娘”回到里屋,躺在床上,盖上红被子,姑妈把表弟抱进去,捂到被子里,男丁们都退出去。少顷,听得里头有人喊,“养着了”(出生了),是个“老小”(男娃)。大伙儿一拥进去,笑逐颜开,“寄娘”抱着表弟,以表示孩子是自己亲生的。
随即,大家簇拥着来到堂屋,“老先生”摆开(族)谱,说这个小子是“志”字辈,遂在本名前面加一个“志”字,姓还是随本家姓,但名字要随“寄娘”这边。然后“寄娘”给他戴上长命锁,用自家的碗筷喂表弟吃了一点东西,寓意着吃他们家的饭,养在他们家,依托“寄娘”家的福气,顺利成长,出人头地。接着,大伙儿说些吉利话,然后开始吃酒席。
结了“寄亲”,平日里就要走动,表弟小的时候,都是姑妈带着去“寄娘”家,端午、中秋、过年是雷打不动,还有平日里的“送秧包”、过冬至等,都要去“买包”看望。表弟长大成人后,自己工作挣钱了,对自己的“寄爹娘”也是礼敬有加,日常嘘寒问暖,逢年过节时都带家人去登门拜见。表弟的“寄爹娘”对表弟也是视如己出,从小到大,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先紧着表弟,对表弟的上学、买房、娶妻生子等重大事项都亲力亲为,给予力所能及的资助与支持。
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因素,自从认了“寄亲”,表弟不仅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壮,身体素质远远超过同辈人,后来高考时作为体育特长生,提前被大学录取。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乡间的“结寄亲”已经越来越少,但这种反映劳动人民朴素愿望的特殊亲戚关系,成为旧时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侧面,体现着浓浓的乡愁和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