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第07版:金色田野

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集聚

市供销社助力全市“三秋”农业生产

本报记者 朱浩 本报通讯员 仇明阳

“三秋”生产,农资先行。农资供应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重要领域。市供销社从构建体系、打造品牌、提升服务、完善管理等方面入手,聚焦“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集聚”,持续巩固提升农资保供能力,助力全市“三秋”农业生产。

打造“放心农资”品牌

为“三秋”生产提质

建立农资质量可溯源管理机制,集中组织开展“放心农资惠千家”行动,指导系统内农资配送中心和网点开展自查,确保农资销售质量安全。指导县级社配合地方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扎实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保障“三秋”生产农资质量安全。

1月至9月,全市供销系统供应化肥51560吨、农药448.3吨、农膜324.2吨,系统农资销售市场占比从三年前的40%提升至目前的60%左右,农资储备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构建“智慧农资”平台

为“三秋”生产提速

市供销社创建130家标准化“农资惠”服务网点,强化信息化手段运用,创新农资经营服务模式,打造集农资展厅、庄稼医院、农技培训、病虫害防治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服务平台。

建立完善农资监测体系,全市设立32个农资监测点,加强与农资生产厂家双向联系,实现农资质量、价格、储备实时监测。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运行,为农户提供数字化、标准化、一体化、即时性、可溯源服务,实现农资市场供求及价格、病虫测报、农资商品质量等相关信息共享,为农民提供全方位“三秋”生产服务。

畅通“高效农资”渠道

为“三秋”生产提效

严格规范“零差率”农药品种选择、招标、配送等工作流程,市供销社推动全市供销系统内60个“农资惠”网点统一安装“零差率”农资经销管理系统,全面推广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模式。

扩大农药集采统配实施范围,由主要农作物向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扩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财政扶持”原则,指导县级社依托系统内“农资惠”网点构建农药集采统配体系,以渠道优势扩大供销社农药集采统配实施面积、亩次和惠及人群,全面助力全市“三秋”生产。1月至9月,全市供销系统共完成农药集中采购统一配供面积39.9万亩、105.5万亩次,为农户节约成本680余万元。

提升“惠农农资”服务

为“三秋”生产提能

加快转变经营方式,实现由简单卖农资向综合卖服务转变,推动农资传统经营服务网络向农资综合服务网络转型。

全市供销系统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积极落实农资购买实名制、数量定额制,强化农资售卖登记制度,依托系统内农资经营网点加强农业废弃物管理。

2023-10-12 点上发力、线上贯通、面上集聚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6479.html 1 3 市供销社助力全市“三秋”农业生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