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第12版:春江潮

“江上义救”的美与善

□ 李 歆

南山景区有一尊近年落成的雕塑,名为《江上义救》。出于美术老师的习惯,我驻足观察、阅读简介、拍照、回家仔细琢磨、查阅资料,竟是打开了一段古城镇江善与义的篇章,雕塑背后的故事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让人感叹其意味深长。

描绘镇江的歌曲——好妹妹乐队的《归乡》中唱得好:“运河的舟楫南来北往,千折百回过长江”,展现了镇江江上渡运繁忙的壮美场景。七百年前,西津渡为南北水上交通要津,伴随勃勃生机还有凶险和灾难,地处长江中下游的镇江段水势最为险恶,浪急、礁石多,常常造成船难。当时的知府蔡洸动员百姓相互帮助、救助船难,他的倡议很快得到各界支持,乡贤民众共同捐赠筹划,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水上救助组织“水上救生会”。他们置办船只,义务救助遇险船只与难民,伤者予以医治照顾,亡者予以善后料理,无论是富裕乡绅还是贫苦百姓都为江上救生事业尽自己的所能。

雕塑高约四米,生动刻画了风急浪高,三位义士乘红船营救落水者的场景。高大的体量与周围开阔的环境相适应。故事呈现在雕塑上半部分,人物大小与真人相当,仿佛一抬头,数百年前的义举就在眼前,供人敬仰。

当代的公共雕塑流行抽象,这尊雕像并不以晦涩难懂为噱头,诚恳的写实风格,能够让每个路过的人都看得懂,好把故事“讲下去”。船头雕刻虎头,并非无意义的装饰,相传救生船只通体漆红色,船头金锣高悬,江上发生船只倾覆时,锣一响,红船十万火急、旗帜飘扬,其他的船都要让开,康熙皇帝南巡时有感于百姓的慈善义举,特赐“虎头金牌”。作品以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方式展现营救场景,以圆雕刻画主要角色,辅以浮雕刻画远山、飞鸟等周遭环境。一方面,能突出主次关系,义救情景清晰可见;另一方面,义救的瞬间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自然地融入周围风景,也意味着“善”与“义”的精神已经深深镌刻在镇江这座城市的灵魂里。

走近雕塑仔细观察,石刻的浪花翻滚而起,表现波涛汹涌、形势险急,后面的一位义士在船头全神贯注探视江上险情;前面的两位义士奋力拉落水者上船,紧皱的眉头、紧张的肌肉说明他们正在为救援拼尽全力,显示了他们救人的决心和勇气。落水者的纤弱与义士的阳刚形成鲜明对比,将“善”与“义”外化成人物强健之美,石材的质地更强化了这种力量感。人物之间、人物与船只,形成了多个三角形构图,营造紧张的动荡感,这种构图技巧也见于法国油画作品《梅杜萨之筏》,描绘的也是水上遇难求援的场景。经多方打听,得知这件雕塑作品出自杭州著名雕塑家林岗之手,艺术家选取了他心中最动人的一幕,把西津渡的天险与自宋以来传承近千年的官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抗险救人的精神充分表达出来,体现了华夏儿女的善良和仁义。

《江上义救》表现的只是延续数百年救生事业中的一瞬间。救生会在长江天险上建成一个生命通道,让具有同情心的人得以凝聚,让善良的人性得到传承。与今天一些所谓的慈善平台不一样的是,当时救生会不仅无利可图,还要主事人贡献家财,清朝时期,救生会因人力财力的短缺举步维艰,主事蒋豫四处奔走呼号,在他的感召下,侠肝义胆的镇江人民纷纷捐钱捐物,救生会才得以延续。一百多年里,蒋家几代人为救生会的存续倾尽家产,为救生会的发展呕心沥血,在担负救生事业的义务下,经历了许多难以言状的悲剧和家族纷争,以及后来与外敌英军对抗的历史,都令人钦佩和动容。

后来我把这些乡土资源和美术课本上的雕塑课相结合,整理了一堂名为《江上义救——雕塑中的美与善》的美术课,向学生们介绍了家乡这尊“新鲜出炉”的雕塑作品和它背后的古老故事。希望孩子们能够欣赏艺术美,明白艺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同时铭记家乡那段悲壮的历史,也记住善良事业传承的精神,让镇江“善”与“义”的大爱在下一代身上延续下去。

2023-09-1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0409.html 1 3 “江上义救”的美与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