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5日
第12版:春江潮

童年爱看小人书

□ 许宝庆

我很怀念小时候看小人书的日子,一本本精美漂亮、图文并茂的小人书陪伴我走过了那美好而又纯真的童年。我们那个时代的启蒙来自小人书,现在说起来,就像隔世一样有点梦幻的感觉,是啊,所有红火的事物在不经意间的流失都给人这种怀念,怀念的是投放在里面的热爱和真情,那样有力的燃烧和迸发,在一生中怎能再次重现?

童年的小人书是黑白的,童年的生活也是黑白的,没有彩电、电脑、手机,然而,有了小人书,童年生活又是绚丽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限制,书籍远远没有现在这样多,书店也凤毛麟角,更没有像现在遍布城乡的浏览室或图书馆。但是有一种书却似乎不少,那就是小人书,小人书店在镇江的主要街道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那时,中山路、解放路等街道上,至少会有一两家小人书店。每一家书店,一般临街,敞开着门。进入店堂,只见店堂三面摆放着一人多高的、略为倾斜、上面有着一档一档格子的书架,小人书很整齐地一排排仰躺在那些格子里,仿佛在等待读者来挑选。店堂中间摆放着一排排矮条凳,小朋友、偶尔也有少数高年级的学生或个别大人就坐在上面看书。节假日或星期天,店堂里人员满满,小朋友都在静静地看书。

那时候,一分钱可以租一本小人书看。因此,我总是将妈妈给的早餐钱省一点儿下来,将家里的牙膏皮或捡些废物、废纸去换点钱,全都交给了小人书店的老板。但这样得来的钱毕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我想看小人书的欲望,为了省钱,能多看几本书,于是,就和我的邻居、发小曹恒才商量,采取两人轮流出钱,合租一本书一起看的办法,少花了钱,多看了书。有时实在没钱了,而又想看书,只好厚着脸皮,到小人书店去看“斜头”。也就是当别的孩子付了钱租了书,正儿八经地坐在凳子上看书时,我就厚着脸皮蹲在他后面,眼光越过他肩膀去看他手中的书。这样看书其实很累,但为了能看书,只能硬挺着。有时,最糟糕的是我已经看完了他手中书的那一页,而他看得慢,还没看完,或是我还没看完,他已掀开下一页了。忍不住只好催他“快些看”或说:“等一等,我还没看完”。如果看书的孩子好说话还好,可能会照顾一下,更多的则怼道:我怎么看书关你什么事,你给我钱了吗?”,弄得我无言以对,灰头土脸。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小人书店的老板可不乐意:“你自己不花钱看书,老是蹲在这儿看“斜头”,影响我做生意,赶快走!”

没办法,我只好依依不舍地走了。但这也难不倒我,我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策略:在这一个小人书摊上看一会儿“斜头”,再到另一个小人书摊上看一会儿“斜头”。有时,甚至不惜跑到较远的另一条街上去,为的就是能看上一会儿“斜头”。

实际上,这些小人书,哪本不是看了几遍、十几遍,有的看了几十遍,可是,始终没有厌倦的时候,每次看这些小人书,还是像看一本新书一样。常看常新,百看不厌。

靠近我们学校附近,青云门巷口的小人书店,场地小,午饭后去迟了,就没有座位,看不到书。有时,我只好一放学,连走带跑赶回家,匆匆扒上几口饭,立即背上书包赶往书店。

我对书的痴迷,爱看书的习惯,喜欢学习的兴趣,就是从那时看小人书开始的。尤其是对许多名著的了解,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都是先看一本一本的小人书,看得烂熟于心之后,再去读原著的。以至于到了读原著的时候,有的也读了很多遍,还是乐此不疲。

看了小人书,我知道了三皇五帝和唐宗宋祖;看了小人书,我喜欢上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疾恶如仇;看了小人书,我崇拜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看了小人书,我学习岳飞精忠报国、雷锋为人民服务;看了小人书,我了解了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看了小人书,我深深为伟大祖国有三山五岳、长江和黄河等大好山河而骄傲。

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间,几十年过去了,我仍然爱看小人书,可是,现在的书店里没有了小人书。小人书留在了我的童年,我的童年在小人书里。

2023-09-1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0408.html 1 3 童年爱看小人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