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帮俊
炎炎夏日,酷热难挡。现代人可以躲在空调房吃着西瓜,享受清凉。我常想,没有空调的古人们,估计很难熬。可是,事实上,古人自有避暑妙法。
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常见到皇上与嫔妃们在凉殿嬉闹,没有一点暑气困扰。原来,这凉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巨大的“中央空调室”。能工巧匠们安装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原理,用扇轮转摇,产生的风力将冷气送入殿中,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古人很早就懂得了用冰窖来贮存冰块,这些冰窖的服务对象是一些达官贵人,普通老百姓是没福分享受到的。同时,这冰窖也是储存美酒和水果的地方,试想一下,在凉气袭人的冰窖边吃水果、边喝美酒,这样的夏天我也愿过。
对于老百姓来说,避暑的主要方式就是靠扇子来纳凉,古人称之为“摇风”。这种避暑习俗一直沿传至今。另外,许多百姓夏夜入睡抱着个“竹夫人”(一种竹篾编制品),或者枕个瓷枕睡觉,也可达到降温入眠作用。
夏日里,雪糕冷饮最受欢迎,其实,古人很重视避暑食品的研究。早在南北朝时,民间就有自制“汤饼”避暑的习俗,明清时,人们用苏叶、藿叶、甘草等中草药避暑。三伏天里,莲子汤、凉茶、凉汤、凉粉最受欢迎。“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从杨万里的诗中可知,在那个年代就有冷饮出售了。杜甫的“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更将古人吃冷饮消暑的情景写得形象逼真。
天热,人们都爱冲澡,有些人嫌在家洗得不舒服,就到公共浴场游泳泡澡。南宋时期,就有了公共澡堂,只需花上几文钱就可凉水中畅游。洗完澡,一些人便去附近茶馆酒楼“蹭风”,这些地方门前安装了“水激扇车”,类似现在的空调扇。这就像现代人爱到超市、商场蹭凉避暑。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古人懂得“凉由心生”的道理。白居易曾在《消暑诗》中曰:“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由此可见,心静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