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30日
第12版:春江潮

碧波千年 同运而生

——评单霁翔《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 徐 历

《大运河漂来紫禁城》,是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先生的新作,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是近年来学界关于大运河的著作里观点非常新颖且读来有趣的作品。历来讨论和研究大运河的书籍很多:文学类、科普类、图册影集等,而单霁翔先生把大运河的千年流转和紫禁城的营建联系起来,这个独特的切入点第一时间吸引了我。

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处,是江南小城镇江市,是众多运河沿岸城市的一员,运河在镇江这个小城的版图上从东南向西北贯穿而过,为这个城市画上了一条蜿蜒的“对角线”。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镇江人,我也算是喝着运河水长大的孩子。小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可别小看这条河,这可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此大运河就成了一个刻在我心上的符号,带着这样的“大运河情结”,我翻开了单霁翔先生的《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本书有八个篇章,每个篇章下有小文四五篇,每一篇篇幅都不长,读起来非常轻松。单霁翔先生长期从事文物和考古工作,行文严谨有序,论点清楚。在第一篇章“大运河漂来紫禁城”里,详尽的叙述了营建北京紫禁城时,全国各地的木材、砖石以及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从大运河集聚到北京。不管是紫禁城还是大运河,在单先生笔下都是如数家珍般娓娓道来,可以看出单先生对中国历史的温情与崇敬,想起当年看“国家宝藏”的时候,单先生一句“我是故宫守门人”让我感动许久。

推荐此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读时会让我对大运河产生亲近和代入感,在《北京胡同与运河》一文中,单先生写道“记得少年时代,小伙伴们一起登上景山,四下望去,成片富有质感的四合院灰色坡顶和庭院内高大树木的绿色树冠,形成一望无际灰色和绿色的海洋烘托着故宫红墙黄瓦的古建筑群,协调和联系着传统中轴线两侧建筑,极为壮观,这是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最具有北京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也是我心中真正意义的古都北京。”这个段落让我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想起小时候爬上云台山,看着山下一直蔓延开去的镇江老城区,尤其是黄昏,寻常人家的炊烟四起和一点点明亮起来的万家灯火,现在想起仿佛还能闻到飘过大半个镇江城的煤炉味道,当然,穿城而过大运河也能看得很清楚,小时候的运河上还有航船,一般是第一艘有动力牵引着长长的船队,他们和当年带着营建紫禁城物料的航船一样,一走就是600年。

如果我说北京和镇江一样,都是运河沿岸的城市,这么说可能有点把镇江“抬举”得有点高,但单先生的书让我觉得,同为大运河沿岸的我们,总有相似的情节,北京修建平安大街的时候挖出明代永乐年间的东不量桥的桥墩;镇江有老城改造时发现宋元时期大运河畔的宋元粮仓的遗址,北京因运河而来的商贾聚集会馆,镇江的运河沿岸有清代布业会所和泾太会馆;同为运河牵起的城市,我们都成了中国漫长历史当中的一个注脚。

大运河现在是世界文化遗产,当我们面对她时,她向过去的一千年里的每一天一样无言,可能很难有切身体会,可是当我们面对一本好书时,会因为相同的情节和与自己有关的细节而感动,所以我推荐单霁翔先生的《大运河漂来紫禁城》,大运河漂来的不仅仅有紫禁城,还有我们的回忆、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命运。

2023-06-30 ——评单霁翔《大运河漂来紫禁城》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58496.html 1 3 碧波千年 同运而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