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滴石水
有才,是人之幸事,国之幸事。才高八斗,可以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双赢。才华盖世,既可以体现个人的价值,又可以推进社会的发展。不过,正如韩愈所言:“适于用之为才”,如果才华横溢而不“适于用”,恃才矜己,狂傲不羁,对社会未必有贡献,对个人未必是幸事。三国时期的祢衡就是一个典型。
祢衡有才,史书上说他年少的时候就文采飞扬,名声显赫,各路争霸之主,都想得到这个名士。刘勰说:“孔融气盛于为笔,祢衡思锐于为文。”“孔融让梨”的主人公、太中大夫孔融曾在《荐祢衡表》中说:“维岳降神,异人并出”,把祢衡视为神降,说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思若有神”“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意即皇帝如果得到祢衡,就好像龙一跃而飞到天路上,挥动羽翼于银河上。作为皇帝首席顾问的他,在这份奏表的结尾甚至说,如果祢衡不怎么样,可以治他欺君之罪。
对于这样一个旷世之才,雄才大略欲霸天下的曹操当然想据为己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曹操引智纳才的“悠悠我心”,祢衡根本看不上眼。他不但看不起曹操,还十分厌恶他。当孔融牵线搭桥后,祢衡自称得狂病,拒绝前往,并对曹操多有狂言。曹操恨得牙痒痒的,可忌于祢衡的名声,不想杀他。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任命他为鼓史。这天,曹操大宴宾客,欣赏鼓史们的鼓曲。各位鼓史表演时都要换上鼓史的专门服装。轮到祢衡上场,他演奏《渔阳》鼓曲,容貌姿态昂然,鼓声节奏悲壮,惊艳全场。他径直走到曹操面前停下,下吏呵斥道:“你为何不换衣服?敢如此轻率进见?”祢衡说:“好!”就脱掉衣服,赤身裸体站在曹操面前,过了好一会,才接过鼓史专门的衣服穿上,完了,击鼓离开。操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反被祢衡羞辱了一番。孔融退而数之曰:“正平大雅,固当尔邪?”因宣操区区之意。孔融宴饮结束后连忙跑去责备祢衡,说曹操对他是真心的,要祢衡赶快去赔罪。衡许往。孔融再次求见曹操,说祢衡请求亲自来谢罪。求才若渴的曹操不计较祢衡的无礼,心中大喜,命门卫有客人来到立即通报。曹操左等右等,等到很晚,祢衡才到。只见他穿着普通单衣,胡乱缠了个头巾,手拿三尺长的木杖,坐在大门口,用木杖捶着地,言语悖逆,大骂曹操。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如何?”曹操气得将祢衡一送了之。
从《后汉书》的记载看,在祢衡眼里,天下皆碌碌庸人,不值与交,唯有他是个智者。陈群是曹魏政权三代的宰辅之才,可祢衡把他看作杀猪卖肉的人。荀彧是曹魏时期杰出的谋士,赵融是与曹操、袁绍等同列的“西园八校尉”的将军,祢衡却对别人说:“荀文若(荀彧)可以借着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赵融)可以让他去管理厨房膳食。”意思是说荀彧也就只有一张好脸皮,赵融就是个只会吃肉的家伙。即使和他交情不错、竭力举荐他的孔融、杨修,他也是口口声声“大儿孔文举(孔融),小儿杨德祖(杨修)”。当时祢衡才二十岁,孔融已经四十岁,竟用大儿称之,可见其狂傲到了何等地步。
与祢衡同处三国时期的刘邵说过:“凡人之质量,中和最贵矣。”中和之才最为贵,聪明次之。可祢衡最缺中和,正如古代兵法《六韬逸文》中所言:“多言多语,恶口恶舌。终日言恶,寝卧不绝,为众所憎,为人所疾。”祢衡如此恃才矜己,最终结果必然伤及自身。他被送到刘表处,刘表和荆州士大夫知道他的才气和名声,也是敬重他的,可他仍然目空一切。刘表和几个文人共同草拟的奏章,送给他看看,他瞄了一眼就撕掉扔在地上,还经常侮辱、轻慢刘表。刘表深感耻辱,岂能容忍,把他送给性情急躁的江夏太守黄祖,等于把他推向了鬼门关。黄祖可不是曹操。在他大宴宾客时,见祢衡出言不逊,狂傲无礼,即厉声训斥。而祢衡毫不收敛,眼睛死盯黄祖,骂他“死老头!”“死老头”气到极点,下令杀之。可怜二十六岁的祢衡,就这样一命呜呼了。
恃才矜己,即使不被别人所伤,也很容易自伤。因为自恃才高,俯视众生,谁也看不上,谁也不搭理,必然失去知音,失去亲友,形影相吊,茕茕孑立。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誉的李贺,长期抑郁伤感,焦思苦吟,二十七岁而亡。初唐四杰的王勃,因狂被弃,因傲被逐,二十七岁溺水而亡。二十二岁就被汉文帝封为博士的贾谊,因固执己见,不懂文帝谋略,三十三岁就郁郁而终。鬼谷子说得好:为人位尊而不自矜,权重而不自傲,名显不炫,功高不居,才得人心归向,反之必定挫折不断,命运波折。
有才而性缓,才是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有才之人切莫恃才伤身,要内心睿智,外表明达,声清音悦,仪正容直,才能真正为社稷贡献,被世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