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2月18日
第11版:芙蓉楼

那一年我“双喜临门”

□ 樊道琴

今年是《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如今正在热火朝天举办报庆征文。40年前的春节前一个礼拜左右,我们全家四口完成乔迁(此房乃是太太单位按特殊情况分配的),从西麒麟巷的大杂院搬到了太古山新居,面积从十几平方米变成了60多平方米,另外还有一个约30平方米的院子。为住房困扰了多年的我一下子从糠箩跳到米箩,这是一喜;十几天后,1982年3月1日,全市人民盼望已久的《镇江市报》正式复刊。无巧不成书,偏偏在当天的《镇江日报》第四版“梦溪随笔”专栏发表了我的一篇文章《从问路谈起》,这又是一喜。可谓“双喜临门”!

《镇江日报》本来叫《镇江市报》,60多年前我就爱上她了。后来我由看报变成了写稿。起初不知道写作要领,投去的稿子统统被“枪毙”了。但我没被失败吓倒,继续努力。有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绣花针。投着投着终于见到了曙光。

我的处女作乃是一首儿歌,题目叫《支农大军出动了》。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政府号召城镇居民支援农业。动员令一下,就连小学生都手持镰刀下乡割麦,情景动人,精神可嘉,我因此“诗兴”大发。其实那都是形势需要,谈不上什么艺术价值。但不管怎么说,也算登报了。时隔不久,结合扫盲运动,我又写了一首歌谣《王大妈学文化》,发表在1960年1月中下旬的《镇江市报》副刊上。

这一来可了不得啦,同事领导,朋友邻居,一传十,十传百,见了我一致竖起大拇指夸我是“大才”。自那以后,我便时不时写点豆腐块稿子投给报社,又陆陆续续发表好几篇不是太起眼的文艺作品。屈指算来,陆陆续续也赚了好几十块稿费。

1964年4月19日,我投去的一篇山东快书《轻伤不下火线》见报于《镇江日报》。那时候的日报不是每天出版,四开四版难得见到,皆以四开两版为主,而我的那篇《轻伤不下火线》就占了四分之一的版面,真让我这个铁路工人风光了一把。几天后,收到了一块五毛钱的稿费通知单。一块五毛在当时能买十斤大米还有多余,为了留作纪念,我未领取。另外一张1959年五毛钱的“稿费兑换券”也放弃了。以上两张单据虽经十年浩劫仍然保存至今,显得格外珍贵,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和《镇江日报》的缘分。

拨乱反正,百业俱兴,搁笔许久的我又想重温旧梦。于是四处打探几时才能看到《镇江日报》?原《镇江日报》的老编徐舒兄曾调至镇江广播电台任编辑。最后是他告诉我,他已经回归原岗位,并蛮有把握地说某月某日《镇江日报》复刊,嘱我准备一篇稿子寄给他。很快,我便收到了“庆祝《镇江市报》复刊联欢会”的请柬,日期是1982年2月22日,地点:新华剧院。我准备了一篇随笔《从问路谈起》送给他。六天后,《镇江市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版发行,我写的那个小作品也随着报纸走进大街小巷。

《镇江市报》复刊后,大约有30年左右,我始终是她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几乎每月都有四五篇文章见报(特别是“星期天”特刊更是我的最爱),其中有散文、有杂谈、有小小说、有小品,写征文我也拿手,我曾获大红荣誉证书五六本。后来《京江晚报》创刊了,我便转移了目标。但是对“镇江周刊”我没有忍痛割爱,一直保持阅读与投稿并举,去年5月14日周刊还发了一篇我的考证《梅兰芳到镇江演出过没有》。数十年的业余写作,使我结识了不少编辑、记者,特别是副刊编辑,他们是我生活中不常见面但很熟悉的朋友。

最近几年,耳聋眼花,精力大减,毕竟岁数不饶人。如今又流行电脑打字,那个东西俺还不会,所以笔耕这个劳什子基本上偃旗息鼓。不久前,顷闻《镇江日报》举办复刊征文,四十年一遇,机会难得,记录以上的点点滴滴,也是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2022-02-1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181957.html 1 3 那一年我“双喜临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