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春华
上世纪90年代,我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府机关工作。单位给每个科室订阅了《镇江日报》。我除了和大家一样关注新闻、民生类外,尤其喜欢副刊“芙蓉楼”版,它遴选了许多散文佳作,我发现了不少令我感动感悟感怀的文章,是奉献给我的一道道精美的精神食粮。没想到,我后来也能与副刊结缘。
这份缘,起始于一篇文章的发表。2002年,我到张家界旅行,对那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回来后写了篇《宝峰湖风情》寄给了当时任《镇江日报》副刊编辑的景异玮老师,没想到两周后就被刊登录用了,我心里十分高兴。这一惊喜, 触发了我对业余时间做什么的思考,让我因喜而感悟,读书看报动动笔,可体味人生,抒写真情。
后来,我陆续投稿了《老爸学画》等文章,均见诸《镇江日报》。从此,我写小文章一发不可收,还参与了季逸如编辑的每周“话题”讨论,诸如“女人该不该回家”等,连续几期“辩论”文章都被采用,至今我还保留了其中《女人的支柱:是职业而不是丈夫》一文。
2014年,我因工作岗位调整,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大,搁笔了一段时间。从2019年起,又有了空闲,2020年我的文章《两半心》等又被“芙蓉楼”责编花蕾老师录用。
多年来,《镇江日报》副刊“芙蓉楼”版是我与《镇江日报》结缘的地方。对于一个业余写作爱好者而言,我的精神在这里得到充电、滋养,心灵得到休憩,这里是包容生活的脆弱和寒冷的地方,生命中的那些倦怠和疲累在这里又见柳暗花明,岁月中的那些缤纷落英,在这里如美池良田。
数十年的时光水一般流过,从投第一篇稿件,转眼竟然这么多个花开花落。每一个生命都需要出口,我的出口是文字。我喜欢与文字相伴的日子。所以无论故事还是心情,都以文字的形式累积着、沉淀着岁月,那些或快乐或悲伤,或深刻或简单,甚至平庸的心思都成为生活的一种印记。感谢《镇江日报》的副刊,给了我一方天地,实现了自己的文字梦,为自己的生命刻下了珍惜。在被物质欲望挤得幸福感愈来愈少的今天,文字给予的幸福如此简单纯净。我想,这是我想要的一种幸福。
从喜欢到认真,从爱好文字到心气沉静地执著于文字,我的心底里一直感谢这些年来伸向自己的一双双编辑老师的手。文字写作是个体的事,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业余作者,但自己何其幸运,遇到了副刊那么多优秀的编辑老师,我与他们素昧平生,甚至至今连一面都没有见过,可我在与他们仅限于作者与编辑的交流与交往中,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学素养的提高与文字的发表,更多的是对生命的丰富与提升。他们对我在文学之途的行走起了很大的指引与扶持作用。正是他们成就、成全了我的文字梦。这份情谊将一直温暖我的一生。
人生的路上,我是最平凡的那一个,但我同样拥有平凡人普通却丰富的生活,有着千般的情怀。在《镇江日报》副刊这方绿洲上,我徜徉于生活的甘甜淡雅之中,我将每一缕温馨捧在手中,用文字轻轻放飞,抵达心灵的国度。但愿我能一直保持着这份细腻和敏锐,将生活中的那些欢喜诉诸笔端;将生活中的那些感动与思悟,对这个阳光与艰难并存、美好与缺陷共在的尘世的认知,以文字的形式向社会表达与呼喊。
岁月是一首流淌的歌,而值得珍惜的痕迹,会藏在灵魂的最深处,每每靠近,温暖的不只是往事。
在《镇江日报》复刊40周年之际,衷心感谢你伴我流年岁月,深深祝愿你的未来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