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港,是我国一类对外开放港口,也是国家的主枢纽港。作为物流的重要中间环节,它连接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是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经济力量。随着境外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镇江港务集团积极应对防控形势出现的新变化,在外籍船舶疫情防控实践中,推出了“一船一策”的作业管理模式,打造安全港口,实现了外防输入、内促生产的目标。
2月初,针对疫情防控要求,镇江港务集团制定了《港口企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场操作指南》,在江苏省乃至全国港口同行业推广。《指南》其中涉及操作规范30多项,而“一船一策”就是操作规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评估应时而变
境外疫情暴发蔓延初期,港务集团就将境外来港的船舶按来源地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分为高、中、低级别。初期,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船只被列入高风险;欧美的则被列为中风险;南美洲一些偏远地区的则被列为低风险。而随着国外疫情形势的发展,现在所有外籍船舶都被列入了高风险管理之中。
当前,港务集团在船舶停靠之前,都会对每一条外籍船进行风险预判,根据船舶船籍及船员信息、航行轨迹以及口岸单位对其检查检验信息进行防疫风险评估,作为“一船一策”防疫管控措施的重要依据。
防疫管控精准施策
外籍船舶入境靠港作业,涉及多个单位、工种的合作。港务集团牢牢抓住科学防疫这一关节点,在防疫过程中抓实抓细,针对不同的环节科学精准施策,有效阻击传播路径,守护港口安全。
如上船作业环节,港务集团要求上船作业前要设立专用通道,进行消杀,与船上工作人员生活通道相隔离。员工上船作业时要戴口罩、护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下船时则要全身消杀方能离开;员工作业过程禁止与船员接触,禁止进入船员生活区。每条船只的舷梯口还设置消毒盆,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值守,对所有上船和下船人员进行检查监督,外轮船员无海关批准禁止下船。
而船代、理货等需要与外籍船只船员交接业务的人员,其防疫防控要求则更高,上船前“全副武装”,着防护服等防护设备,下船时全身消杀,脱下的防护用具集中进行处置。
为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进一步加强口岸交通运输一线工作人员个人防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于为港口外轮提供引航服务、风险性较高的引航员,全力帮助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采取信息联动措施,所有活动区域和车辆进行即时消毒。
“一船一策”落地生效
何谓“一船一策”,镇江港务集团安监部部长蔡顺忠介绍,外轮进江后、在正式抵港之前,港务集团将牵头组织船舶代理、货代、作业公司、安全监督部召开远程视频船前会。船舶代理要通报入境船舶前14天的停靠港情况、船员健康状况、装卸作业要求等具体信息。代理单位还要提前向船方告知镇江港作业码头的防控要求,要求作业公司根据作业要求为即将到港船舶量身定制作业方案,明确船舶防疫重点、安全防护等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与此同时,港务集团还与海事、引航、海关检疫等部门合作,建立镇江口岸疫情应急处理机制。而船舶停靠港口实际作业时,相关工作人员则按图索骥,认真落实方案,最大程度地确保防疫安全。
港务集团大港分公司生产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展示了外轮“玛利亚”船只的作业方案。在这只船的作业方案中,记载着“玛利亚”轮是在3月6日离开加拿大国驶往中国辽宁,4月7日抵靠镇江港大港分公司5号泊位。该方案包含了船舶运行轨迹、在港联系人、相关人员岗位职责、消毒措施、防护措施、区域隔离措施、防护用品使用回收要求等信息,明晰了船舶从靠泊到离泊全过程的各项管控措施。
作业过程中,港务集团选派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全程着防护服协调处理船港作业事宜,船方、港方人员分区域分道行走,减少和杜绝相互接触的风险。该船在圆满完成农用物资21.7万吨钾肥的接卸任务,于4月11日安全离泊。
4月7日,一艘菲律宾船只在靠港后的检疫中发现有船员发烧。港务集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多个相关部门,进行联防联控,将病人通过专门通道和车辆送至医院,而事后该船员在检测后发现只是普通感冒。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过“一船一策”,镇江港务集团码头已经成功完成了75条外籍船舶的装卸作业,未出现疫情。本报记者 司马珂
本报通讯员 王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