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网络求医问药, 是耶非耶?

有病,去医院!这是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识。但是医院人多要排队,要请假。于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让不少人认为:鼠标一点,即可轻松“看病”。遇到身体不舒服,他们习惯于先求助于网络,上网搜索相关信息。因此,一些互联网医疗的网站和“网上医院”手机app访问量也是节节攀升。

互联网改变求医的方式

最近,小唐在单位体检时查出来患有胆囊息肉,直径近1厘米。医生告诉她,要定期检查,息肉如果不能通过药物控制,超过1厘米就要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听要做手术,小唐的心“咯噔”了一下。

回到家,小唐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想看看胆囊息肉到底是咋回事。小唐先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胆囊息肉”四个字,就看到其中的一个网页写道:“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这让小唐紧张起来,接着搜索“胆囊息肉癌变怎么判断”,发现了很多网友的回帖:“胆囊息肉超过1厘米,很容易癌变。”小唐心乱如麻,但又不由自主地继续搜索“胆囊息肉癌变怎么治疗,发生概率有多大?”搜索结果则是:“胆囊息肉属于一种良性的占位性疾病,但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只是发生癌变的几率比较低,如果体检发现有胆囊息肉,也不用太担心……”小唐还查看了一些三甲医院专家有关胆囊息肉的视频解读,心中的困惑和担忧一一被解决,焦虑的情绪渐渐平复了不少。

其实,生活中像小唐一样,身体不舒服求助网络的大有人在。有一项调查显示,42.53%的人每次生病都会利用网络搜集信息。

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利用手机APP“看病”,添加微信上“私人医生”问诊问药的人也越来越多。网友“茹过@爱”最近小儿子有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不知道怎么办。本打算请假去医院,同事告诉她手机APP上问医生便捷又省时,于是她下载了一款手机APP。在平台上,网上医生很耐心解答了她的问题,开了药方,让她去药店配药。没几天,孩子就恢复了健康。

记者采访的多位市民都表示,相比去医院就医,网络求医问诊节省了时间、精力,还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过,更吸引人们上网求医问药的一大原因是免费。

医疗机构主动拥抱互联网+医疗

各大医院推出的移动客户端,例如“江苏健康通”“健康镇江”“网上江滨医院”“门诊大厅”“江苏省妇幼”“江苏省中医院”等。一些医院还开启了微信自助服务平台,可以预约挂号、诊间结算、药物配送到家、网络远程会诊、获取医院信息等功能,实现“一站式”看病就诊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患者。

另外,很多健康类网站通过设立“专家在线咨询”来拉拢患者,提高网站点击率。除了“在线咨询”,一些网站还设立有论坛、贴吧,给患者提供多种看病渠道。

为一探虚实,记者亲身体验了一番“网络求医”。登录某健康门户网站,记者点击悬浮在网页右边的“在线咨询”提示,页面链接到一个类似QQ聊天的咨询窗口,然后是接线员一番客气、常规的问候语。在记者陈述了自己的症状后,接线员回复:“请稍等,我们正在为您链接在线专家团。”随后,记者等了半分钟,页面链接到在线专家对话框。

让记者大跌眼镜的是,明明问的是消化内科的问题,链接的却是郑州某私立医院的妇科专家。记者又随手打开其他几个网站,有些“在线咨询”直接链接到药品广告上,有些则索性链接到网站论坛。

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求医问药的方式,还有整个医疗服务的模式。一些医疗机构和大型医院对“互联网+健康医疗”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据了解,目前“网上医院”的组织形态有三类:一类由政府主导打造的互联网医院,如宁波云医院等;一类依托大型实体医院,由单个医院来管理,由互联网企业主导;还有一类是与实体医院合作,如微医、春雨医生等。今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全国已有158家互联网医院。近期,天津、安徽、江苏等地陆续又有多家“网上医院”上线。

记者尝试在手机软件下载栏目中输入“医生”,发现相关寻医问诊的软件多达上百款。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问诊软件,通过手机号注册后,就能向医生快速提问,在提问时可以上传图片,也能选择科室。问医板块分为妇产科、儿科、内科、骨科、外科等22个科室。另外,患者还能找科室专家问诊。

这些APP里,也涵盖了各地医学会、

专家提醒:网上看病要理性对待

“互联网医疗能为这些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引,但是解决不了疑难杂症和比较复杂的疾病。”我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科主任告诉记者,现在大部分“网上看病”对于宣传科普健康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不过因为条件限制,“网上看病”仅仅限于初步问诊,医生也只能进行保守分析。那么,互联网医疗能取代医院的就诊吗?他的回答是,当然不能!

他告诉记者,因为很多“网络医院”没有正规注册,导致问诊并不权威。医疗水平不高的医生、“久病成医”的网民、无病却“万通”的网民都在网络上发帖子,这些帖子往往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的,只能供参考,千万别确信;还有网站打着求医问药的幌子兜售假药,危害人们的健康;有的不良医疗机构在网上对网民“有问必答”,其实是有意识地引导患者找他看病。

因此,他特别提醒:网上看病,最好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或医院主导的大型知名专业网站进行,与媒体相关的网站最好,其健康知识相对权威。网上看病很容易误诊,患者在就医时最好将自己的性别、年龄、详细症状、病史、家族史描述清楚,如有必要需查看检查单,最好能和医生取得直接联系,通过网络方式上传给医生,以免医生获取信息不详细导致诊断误差。千万不能仅凭网上“专家”的一句话就照方抓药,以免延误病情。

对那些以实体医院为依托的各种专科“网上医院”或是“网上咨询”,一定要了解清楚医院和医生的资质。即使在网上咨询过了,最好还是去医院门诊再详细诊断一次。发现身体不适,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在网上查病,以免增加心理负担。如果对疾病有疑问,可以把问题记录下来,去医院当面和专业医生进行交流。

本报记者 贺 莺

2019-12-13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7126.html 1 3 网络求医问药, 是耶非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