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日
第10版:西津渡

回忆改革开放前 的文化生活

□ 王建一

改革开放之前,百姓的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缺乏。就拿我们镇江来说,秋冬的晚上,7点钟一过,大市口周边的大街上就基本上看不到行人了,本来就很少的商店也关门打烊了,除了昏黄的路灯照着有限的范围,马路两边基本是漆黑一片。

说到文化生活,首先是阅读。那些年,很多图书被贴上“封、资、修”的罪名打入冷宫,解放路新华书店里除了《毛泽东选集》和政治读物外,文艺类图书除了《艳阳天》《金光大道》《南方来信》(越南)《欧阳海之歌》等寥寥几种外便再无可读的书了。那时候,一有到上海、北京出差的机会,我总会去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淘宝,偶尔能买到《鲁迅杂文选》。那时书价便宜,一本一百五六十页的《且介亭杂文》也就五毛钱左右。

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在1974年左右买齐了一套华中师范学院编写的现代汉语知识丛书,包括《现代汉语拼音知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现代汉语修辞知识》《现代汉语词汇知识》《现代汉语写作知识》,对我几年后参加1978年高考,语文考到77分帮助很大。除了买书阅读,就是凭借书证到设在山门口街的市图书馆借书阅读。借书证分两种,一种是借文艺社科类的,可以借到“文革”前出版的文化类图书,特别是小说,但这种借书证我们领不到,只有羡慕的份。还有一种是借科学技术类的,这种证没有限制,当年我在和平路上一家机械厂里当钳工,就办了一张,借一些和厂里机械技术有关的技术书籍,包括机械制图(识图)、机械原理、液压技术、平面、立体几何等方面的书回家看,对自己提高技术作用很大。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如何用一根没有刻度的直尺和一个圆规把一个直角三等分、和仅用一个圆规把一个圆周长六等分的方法,这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很实用,比如在“法兰盘”上打六个等距离的孔,画线时就用得上,又快又省事。

当年报纸杂志也非常少。我当时在车间里当钳工,车间里订了一份《新华日报》、一份《参考消息》。《新华日报》是省级大报,都是大块文章,我们工人不爱看;《参考消息》是新华社办的,大小和如今《京江晚报》一样,每天四版,刊登的大多是国外各大小通讯社如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法新社报道的国际上的消息,现在看来,就是各个通讯社的要闻信息摘编,工友们十分喜爱看,好像在那个信息封闭的年代里,为我们普通人打开了一扇看世界的窗口,每天的《参考消息》不停地在工友之间传递阅看,一张当天的报纸好多人传看下来仿佛像一张旧报纸一样。

和现在相比,看戏看电影也有天壤之别。“文革”十年期间,全国各地上演的主要是“样板戏”,如果哪天来一台其他的节目,就要把大家快乐坏了。记得有一年,南京市杂技团来镇江新华剧院上演一场杂技节目。我爸爸好不容易搞到一张票,但我也十分想看,于是想到一个办法,让爸爸和我都能看到十分难得看到的杂技节目。就是爸爸在看完上半场的演出中场休息的时间,到剧院门口来,让我进场看下半场,我们对杂技的渴望感动了剧场工作人员,同意了我们这个办法,实现了“一张票二人看”的愿望。

那些年的电影,记忆中主要是《青松岭》《春苗》《红雨》《侦察兵》等屈指可数的几部国产电影和有限的几部国外电影,如苏联的《列宁在1918》、朝鲜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等。这些电影上座率极高,几乎场场满座。印象最深的场景是,当年的人民电影院夜场电影散场后,狭长的中山路上挤满了回家的观众,大家一边走,一边兴奋议论着电影的情节,打破了夜晚的宁静。那时除了人民电影院和大华电影院外,还有如省军区礼堂、河滨会堂、丹徒人武部的露天篮球场上也经常放映电影,只是不卖票,供“内部人员和家属”观影。

那些年镇江还没有电视台,老百姓家里也没有电视机,只有镇江有线广播站的小广播盒子,用广播线通向千家万户,一般院子里住几户人家的,就装在屋檐下,拉绳开关一拉,大家都能听到新闻、天气预报和“样板戏”及“红歌”,给老百姓单调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些许文化色彩。

上世纪60年代末,半导体收音机已经开始流行。记得我爸爸托我姨夫在南方买了一台“珠江”牌半导体收音机,这就是我们家当年最值钱的家当。有了它,我们家热闹了许多,每天早晨6:30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和晚上6:30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是爸爸每天必听的节目,我和弟弟主要收听文艺节目,小小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2019-11-15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53151.html 1 3 回忆改革开放前 的文化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