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第10版:西津渡

晋文公的赏赐观

□ 滴石水

晋文公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位君主,是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齐名。他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公元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国杀晋怀公而立。即位后,政治上拨乱反正,任用贤良,宣扬德教;经济上减免赋税,布施恩惠,通商宽农,奖励垦殖;军事上联秦齐伐曹卫,救宋服郑,图霸中原。

在诸侯丛立,天下纷争,而骊姬之患祸乱晋国的时期,晋文公能成就霸业,卓越的文治武功不言而喻。读《史记·晋世家》,看到他登上君位颁行赏赐的独特之处,深深感到这位著名霸主为政治国的过人之处。

史料中记载,晋文公即位后进行了三次颁赏。第三次颁赏结束后,一直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臣子壶叔有意见,对晋文公说:国君三次论功行赏,都没有惠及臣下,冒昧前来请罪。晋文公派人对他说:能用仁义来引导我前进,用德行贤惠来防范我过失的,这类人授予上等赏赐。用实际行动来辅助我,最终取得成功的,这种人授予次一等的赏赐。敢冒流矢飞石的危险,立下战功的,这类人授予再次一等的赏赐。至于用苦力侍奉我而不能补救我过失缺陷的,这类人授予更次一等的赏赐。三轮赏赐之后,本来就将轮到你了。晋国人听了这番话,都很信服。

历史上几乎所有皇帝登上帝位后都会论功行赏,但晋文公把用仁义引导自己,用德行贤惠匡正自己的,摆在了第一位,这是具有卓越的政治智慧的。吴王好剑客,百姓多伤疤。自己重仁讲义,注重品行操守,天下必然效仿,一定能形成清朗的政治环境。这是其一。其二,无论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在成就帝业的过程中,一定有过失。匡正自己的过失,不仅为自己,更是为天下。而夺了天下,能记住匡正过失的好,而不是记住纠过刺痛的仇,这是选贤用能、忠直之臣行走朝廷的关键。晋文公做到了。史书记载,晋文公流亡时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同宗女子嫁给他,晋文公过着十分安逸的生活,时间一长,竟留恋齐国和齐女,说:人生能够安乐,谁还管别的东西!我一定要死在这里,不能离开。随从狐偃、赵衰等人谋划,设法灌醉他,用车载着离开齐国,出去很远,晋文公酒醒,大发雷霆,操戈差点杀死狐偃、赵衰等。然而,为自己更为社稷,即帝位后,他从内心深深地感恩他们,所以,第一次颁封就封狐偃为相,让狐偃、赵衰等人辅助他治理国家。

晋文公独特的赏赐观,是他立身理政治国的重要体现,由于这种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父事狐偃、师事赵衰”,使得朝廷“惠以有谋”“文以忠贞”“树于有礼”(公孙固言),“心类德音,以德有国”(左史倚相语),终于“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云),开创了晋国百年霸业。

2019-07-1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5277.html 1 3 晋文公的赏赐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