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彦如 张剑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官学是封建政府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主要阵地,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是维护和推动封建国家机器运转的人才储备基地。镇江地区的官学由来已久。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润州太守柳开在府治东南朱方门里(即州衙东南隅)创办州(府)学,《至顺镇江志》卷十一记载:“镇江有学在州子城东南隅”,这可能是宋代镇江官学的开始。
宋代镇江官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名臣范仲淹出知润州很有关联。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革新政治,推行教育。他任苏州知府时,就捐宅兴学。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他由饶州改知润州,对州学学宫“新而广之”,奏请划拨闲田充作校产,给学校添置经史、传疏、诸子典籍等,又聘请江南处士李觏使来校讲学。为督促子弟勤奋务课,他每隔五日到州学视察一次,还亲自教授学生作文,对学业优秀的设宴犒劳,一时“士翕然兴于学,民相劝趋于善”。
范仲淹的重教之举影响深远,由学风延及民风,维护了地方安定。庆历新政时期,他任参知政事,力倡在全国大兴义学,润州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初金兵南侵,镇江府(北宋末升州为府)校舍多被政府驻军占用,或作为军需仓储。绍兴中,宋金议和,局势逐渐稳定。绍兴十一年(1141年),镇江太守刘子羽捐资助教,将府学修葺一新,除州(府)学外,县学也得到恢复和发展。两宋时期,丹徒县学附设于府学之内。
“古泮泉”是镇江东门坡北段路东的一处古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泮泉双井,井栏一为白石、一为青石,分别高0.34米,口径0.46米和高0.44米,口径0.55米,均为八角形。泮的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举行宴会或作为学宫的宫殿,也称泮宫。北宋元祐年间,润州郡府林希凿井挖土时发现镌刻有“泮泉”二字的石刻,府学教官杨迈便于泉处建亭保护,并用“泮泉”石刻作为亭上横匾。元代元贞年间教授徐硕改书为“育德”匾额。明代景泰年间,镇江府学迁至对面定波门西(今359医院一带),“古泮泉”遂流于民间,供市民作生活用水。至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丹徒知县庞时雍重修古泉,书题“古泮泉”三字,并撰写建井碑记,勒石泉边,至今犹存。
书院是由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教育场所,兼有教育教学功能和学术研究职能,为了促进民间办学,北宋政府大力支持民间兴办书院。南宋后,书院教学内容与官学教学、科举考试内容基本重合,越办越多,成为常见的社会现象。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句容处士侯遗(字仲逸)在茅山西北(今句容境内)创建茅山书院,自营粮食,教授乡徒。润州太守王随奏请上司给田3顷,作为书院经费的补充。侯遗从教10余年,死后生徒散尽,书院废弛,学田院舍渐被茅山崇禧观道士占据。南宋后期,金坛知县孙子秀奉总领兼镇江太守王埜之命,寻访书院故址加以修葺,将道院没收的田产作为书院的经费来源。南宋末,书院迁至金坛县南5里的顾龙山麓,仍称茅山书院,该书院与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并称为宋初六大书院,是今江苏境内创办最早的书院,前后断续存世240多年,对镇江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南宋时期,镇江亦有淮海书院、濂溪书院等新建。淳祐八年(1248年),高邮籍太常少卿龚基先首倡在镇江建立书院,安排避居镇江的准民子弟读书学习,镇江太守王埜慨然划拨风景胜地北固山西麓的凤凰池畔作为书院院址,宋理宗赐名淮海书院,并题写匾额,该书院是宋代镇江最大的书院,又是一所专招移民子弟的书院,办学颇有特色,在江苏书院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宋后期,镇江太守徐栗纪念一度寓居镇江的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于南郊黄鹤山麓倡建濂溪书院,书院紧临黄鹤山下的鹤林寺,建有晞贤、立善、养心三堂,正道、和德二斋,爱莲、光风霁月二亭,中立祠堂,委郡学博士兼山长,广招四方之士入院读书,颇具个性办学特色。
镇江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历代书院成为人才的摇篮,书院里响起的琅琅书声穿越历史的长廊,不绝如缕,在镇江教育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