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祝诚
【自度曲】山外云· 句曲道中送友
张雨
山下寒林平楚,山外云帆烟渚。不饮如何?吾生如梦,鬓毛如许。能消几度相逢?遮莫而今归去。壮士黄金,昔人黄鹤,美人黄土。
张雨与茅山真有不解之缘。他自号“句曲外史”,又参编《茅山志》,还首创“茅山逢故人”词牌,作“自度曲”《句曲道中送友》。后人如明·吴绮,也写有《茅山逢故人·醉题》《茅山逢故人·冶城》词。今人誉其为“最美词牌”。不是吗?在“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茅山,又恰逢“故人”,这岂非人间最美的事!
但这个词牌却经历了蜕变,变成了曲牌【山外云】。据明人无名氏所编《叶儿乐府》,【山外云】曲律与《茅山逢故人》词律竟完全相同。因此张雨此词,可谓是【山外云】的首创曲。考其曲名由来,前人诗词多有包含“山外云”的名句,如宋·白玉蟾的“水外青山山外云”,宋·张耒的“山外云涛断日”;但更可能来自张雨此曲的“山外云帆烟渚”句。
作者自拟的词牌名和题目都在告诉我们,他在茅山道中幸会了一位“故人”,相见甚欢,不忍遽别,遂伴送一程。并以该词记录了晤谈的人生感悟。
“山下寒林平楚,山外云帆烟渚。”首句写俯视脚下的近景,次句写眺望山外的远景。“平楚”,指从茅山俯视,看到眼底丛林的树梢齐平如毡,而天外的帆影沙渚都笼罩在云烟之中。近景质实,远景缥缈。这与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的描写颇有几分神似。这两句,写出时空变幻不可穷究的意象,自然诱发他们对人生的感悟:“不饮如何?吾生如梦,鬓毛如许。”眼看鬓毛渐白,深感人生如梦,不禁发出“不饮如何”的感叹。这又恰如一千多年前的曹操《短歌行》所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只有一醉方休,才能借酒浇愁。作者在“送友”的“道中”,想必是“劝君更尽一杯酒”了。这是送别酒,也是浇愁酒,更是感悟人生酒。
后段则更进一层,追究人生价值与终极目标:“能消几度相逢?遮莫而今归去。”“遮莫”,不管。是说人生如梦稍纵即逝,今日一别,还能有“几度相逢”?但不管“而今归去”你我的结局如何,纵观古今,不外乎是:“壮士黄金,昔人黄鹤,美人黄土。”作者连用三个典故,概括了三类人的最终结局:“壮士”被“黄金台”吸引而去,所助帝业或有成败;“昔人已乘黄鹤去”,我们也将踵武其后修道飞升;至于天生尤物的“美人”与常人一样,终成一抔黄土。鼎足对表明,人生命运既各有攸归之异,又有皆由自取之同。看透这一切,作者似乎释怀了。
此词何以破茧成蝶,由词变曲?盖因此词前段三四五句中第三字均用了同一个“如”字,而后段末三句第三字均用了同一个“黄”字,正好构成曲之又一“巧体”,这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