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23日
第009版:综合

元曲吟镇江

■ 文/祝诚

【双调】清江引·野兴(之六)

马致远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马致远(约1250—1324年前),号东篱,大都人。作为元散曲家数第一的他,今存小令115,套数16,另有残套7。余多不详。这给我们“知人论世”探究其作带来一定困难。我们只能从其作品中钩稽出一些生平行迹以资参考。比如,这组由8曲构成的《野兴》说:“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一枕葫芦架,几行垂杨树,是搭儿快活闲住处。”可知这是他的“晚节”之作,亦即是从“江浙省务官”退职隐居后之所作。从中可以窥见他晚年的思想观念与人生感悟。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一开题就给读者出了一道谜题:说我已“林泉隐居”,还有“谁”会“到此”来见我呢?是的,正如这组《野兴》首曲开篇所云:“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寻觅”“樵夫”的只会是“钓叟”;那前来会见“林泉隐居”的,也只会是山林隐逸、水村野老。甚至不是人来,而是“山禽晓来窗外啼,唤起山翁睡”;抑或是山水间的清风明月。故作者自答道:“有客清风至”。原来这位来“客”正是大自然吹送的一缕缕“清风”。可见,此时“林泉隐居”的作者,已完全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清风明月颇为相得地融为一体了。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这是两句明白如话的对句,却正是作者晚年思想的完整体现。“山中相”,指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的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别号“华阳隐居”。齐永明十年(492),他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退隐句容茅山。梁武帝萧衍即位(502)后,屡请不出。梁武帝却“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之‘山中宰相’”。作者说,他会做一个陶弘景那样的“山中相”。而陶弘景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以“隐”为表,而以“相”为里,正所谓“翩然一只云中鹤,飞去飞来宰相衙”。可见,作者并未完全脱离政治,更未能做到“不管人间事”。作为一名“江浙省务官”,据《元史·百官志》,不过是从五品,掌某地的税收而已。欲想成为“山中相”,似乎高估了自己。至于“不管人间事”,也不过是逃避现实。正如《野兴》首曲所云:“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以躲避官场钩心斗角的险恶风波。就是说,他既要避世,还想做“山中相”,唯一的仅仅是不“争甚么”,端出一副高贵的姿态,等待知遇之恩的到来。

故末句便说:“争甚么半张名利纸!”“半张名利纸”,应是暗指“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圣旨”一类。“半张”足见蔑视之情。可见此曲是他“道皮儒骨”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

2023-04-23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47582.html 1 3 元曲吟镇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