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9日
第014版:银潮周刊

戏曲之美 文/月华

也许是从小学画的原因,我看戏不像那些老戏迷重视唱腔,而是特别喜欢舞台上的画面效果。戏看多了,自然有所心得。

“打入死牢的女囚苏三被提审出场,虽戴着枷锁,却是一个楚楚动人的美貌女子,大红上衣,素白裙子,黑发垂挂,头上更扎有一条鲜明绿带与红衣相衬托。那监犯老头崇公道,一身灰调,满脸皱纹,白须白眉。两个角色,搭配成极完整、丰富而又简洁的造型效果。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熔于一炉。”

这是吴冠中先生在《戏曲的困惑》中写的心得体会,京剧《苏三起解》一折,雅俗共赏,言慧珠饰演的苏三,萧长华饰演的崇公道,堪称经典,真正的好艺术能让人过眼不忘。传统戏曲可谓是追求唯美的结晶,因为受到道具的限制,戏曲的情节展现便全部依靠演员自身的表演,一根马鞭代表千军万马,一柄折扇传递喜怒哀乐,这可不是生活的符号化,而是从具象进入抽象领域的高度提炼与升华,这样的大道至简在世界戏剧舞台上都属独树一帜。

吴先生后文还说:“同样的手法见于《武家坡》中,衣锦还乡的薛平贵鲜艳华装,苦守寒窑的王宝钏青衣素裹,一彩一素两个形象在舞台上相周全,相穿插,熔戏剧、绘画、音乐、舞蹈于一炉。”又说:“传统经典剧目中的形和色已经千锤百炼,容不得半点杂质,就像一幅无须渲染天地的传统人物画杰作。”

翻阅梅兰芳先生所著的《梅兰芳回忆录》,看到由于梅先生的祖父和父亲都能画几笔,从小耳濡目染,二十多岁在北京接触到收藏古物的朋友,看到他们收藏的古今书画、山水人物、翎毛花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那些画里,他感觉到色彩的和谐,布局的完整,对于戏曲艺术有息息相通的地方,中国戏剧在服装、道具、化妆、表演上综合起来可以说是一幅活动的彩墨画。梅先生由于想从绘画中吸取一些对戏剧有帮助的养料,罗瘿公先生便介绍画家王梦白来教他学国画,其间又有齐如山先生的倾囊相授,逐渐成为将戏剧、绘画、音乐、舞蹈熔于一炉的一代大师。

比如《霸王别姬》中虞姬的舞剑,《贵妃醉酒》中贵妃的下腰,《嫦娥奔月》中嫦娥的花镰舞,《千金一笑》中晴雯的扑萤舞,《天女散花》中天女的绸带舞……诸多舞法不胜枚举,舞动起来更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并且利用水袖抖动来表现剧中人的感情,增加人物的美感,它不仅是演员诠释角色和表达人物情感的道具,更是戏曲舞台上不容忽视的一道风景。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蛇传》里,梅先生对自己所扮演的白娘子的人物造型进行了大胆创新,白素贞浑身上下素白,唯头顶一颗红色的绒球,充分诠释了红与白的美学意境。在《断桥》一折中,面对懦弱呆板,胆小怕事的许仙,白娘子的白与柔,小青的青与刚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当小青欲拔剑怒刺许仙,许仙惊恐万分,滑跌在地,白娘子既怨恨又爱怜地拼命护夫,不仅人物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整个舞台画面色彩协调,情感饱满,让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视觉享受。

昆曲《秋江》中,陈妙常于一叶扁舟之中,万里秋江之上追赶潘必正,艄翁悠闲,妙常急切,一老一少,一俗一道。《秋江》正是描写妙常乘船追赶潘郎,这场戏只有妙常和一个艄翁出场。艄翁其实是位善良而又诙谐风趣的老人,面对追赶心上人的道姑,故意放慢摇船的速度,给了一点阻碍,开了一点玩笑,但好在他的船快,是有把握追得上的。高濂的《玉簪记》关于这一段描写非常简单,说白不过百字,但舞台上的演员把人物的心理活动演得惟妙惟肖,特别是艄翁慢条斯理的样子,让观众着急不已,生怕妙常追赶不及,就无法倾诉衷肠。

戏曲之美,美在唱腔、念白、身段、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好演员诠释角色时只有彻底忘记自己的个性,才能演活剧中人,也才会让懂戏的戏迷们看得如痴如醉,和演员一起沉浸在戏曲艺术里无法自拔。

2023-03-19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41153.html 1 3 戏曲之美 文/月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