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09日
第008版:名城周刊·紫金泉

圌山

文/钱吕军

圌山耸峙于长江之滨,地处镇江新区大路、大港境内,距离镇江市区30余公里,与江北的高桥、三江营等地隔江相望。

如果你问扬中人与哪座山最亲近?他(她)一定会不假思索地告诉你,当然是圌山!每日清晨、黄昏,顺着圌山石阶和木栈道拾级上下的,十之五六是扬中人。扬中人喜爱圌山,自古就有黄明节(清明节后一天)登圌山的习俗。每到那时,扬中人或拖家带口,或三五成群,登山祈福,好不热闹。只是跨江大桥建成前,时人需坐船方至,常常饱受拥挤之苦,脚被踩痛的、鞋被挤丢的,不一而足。

秋日的圌山,也别有登临的趣味。山南的茂林修竹尚青,山北的蒿草已枯,此时特别适合远足。你不用徒步于石台阶,也不用行走于木栈道,而是从“绝望坡”“希望坡”“大峡谷”,或是探寻的其他什么野径攀援而上。这些小道,有的开辟于山坡之上,有的隐藏于山涧之中,有时丛林密布,有时寸草不生,忽而乱石堆砌,忽而壁如刀削,险要处竟需借助绳索方能顺利通过。《大路镇志》记载,“圌山雄伟险要,有三十六悬崖,七十二个洞”,此言不虚。攀登时,你除了可以见到“鲫鱼背”“龙椅”“峭壁”等险要景致,还偶尔可遇不知名的野花,一朵朵、一簇簇,或白、或黄、或粉,在萧瑟秋风中惊艳绽放。

你若从登高处远眺,可见长江自西向东,一泻千里。一过圌山,江面忽然开阔,扬中诸岛便如浮玉般呈现眼前,近的是雷公岛,远的是太平洲,再远的是西沙岛、西来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来扬中时,曾题诗赞之,“大江奔腾欲何至?天落三岛集于此。放眼烟波千万事,太平地处太平时。”江岛与江岸之间,一座座跨江大桥横卧其上,依次是扬中人自筹资金最早建成的扬中长江一桥,连接镇江市区快速通道的扬中长江三桥,沟通大江南北的泰州大桥、扬中长江大桥,连通扬中太平洲与西来桥的扬中长江二桥,一岛五桥,蔚为壮观。极目处,位于西沙岛上的扬中城市雕塑——河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铜质光芒。扬中民谚有“拼死吃河豚”之说,讲的是“要想品尝至毒的河豚美味,必须有不怕死的胆识”。扬中人凭着“敢为天下鲜(先)”的胆识,不仅把河豚这一剧毒美味做成了闻名全国的大产业,为扬中赢得“中国河豚岛”的美誉,而且把一座贫瘠的江中沙洲建成“强富美高”的现代化岛城,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江中明珠。放眼太平洲,城市高楼林立,乡村画意盎然,好一派新时代都市田园盛景。

山顶的圌山塔,高七层、为砖木结构,是圌山地标式建筑。夕阳的余晖下,青山、灰塔、红霞,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据《丹徒县志》《大路镇志》记载,古塔于明崇祯七年建成,由丹徒人陈观阳首倡并筹建(陈观阳,1591年出生于丹徒东乡,后考中进士,官至吏部主事,为官清正廉洁)。由长江口上溯,圌山塔为沿岸第一塔,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传说塔砖为黄明时节游人携带上山,故该塔又名为“万人塔”。此地存有几处古炮台的遗迹,掩藏于丛林杂草之中。圌山、五峰山因与对岸的顺江洲(今高桥镇)、三江营遥相呼应,势如长江锁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在此建寨,称为“圌山寨”,名将韩世忠曾在此驻兵。明朝嘉靖年间,在圌山设“游兵厅”,派遣“把总”率军镇守。陈独秀在《扬子江形势论略》一书中指出,“宋时置寨以抗金人,明代设营以防倭乱”。清代改称“圌山关”。圌山关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包括圌山炮台、顺江洲的大沙炮台和江都的三江营炮台。其中圌山炮台设在五峰山下突出江面的大矶头、二矶头上。1842年7月,圌山关炮台奋勇抗击英国侵略者,打响镇江保卫战的前哨站。1937年12月,又在此英勇阻击日寇,并命中日军旗舰。圌山之下的大路、大港,对岸的太平洲等地,都曾燃烧着抗日烽火,活跃着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镇江新区已正式启动圌山炮台的遗址保护修缮和环境提升工程,要将之建成凭吊缅怀先烈先辈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圌山会因其自然景观之美、历史底蕴之厚,吸引更多的人登临、探寻。

2022-07-09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204439.html 1 3 圌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