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第010版:作文

秋日暮色浓,秋风凋玉露。 惆怅庭前丹桂谢,晚来唯有几枝残。我凝视着光秃的枝丫颓然,浅黄的丛簇零落,觉得它们美极了。雨后一庭凄冷,一树衰败,含有一种残缺的美。

曾有哲人对美作出了别致的阐释,他说:“美是苹果里的虫子。”这让我想到断臂维纳斯的美,不在于她的体态,而在于她的残缺。

我敬佩这种残缺。

这实在是一种大成的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美直接触动着人们心中最脆弱敏感的部分,随它而流泪、欢笑、叹息、沉默。这又是一种对完美的期望,是一种淡淡的忧伤。

川端康成的文字,总透着一种幻灭,一股凄美。《雪国》里的驹子爱上了一年仅来一次的岛村。她明白她的爱是无望的,于是她低敛双眸,哭着笑着,留下睫毛的阴影,美得十分哀伤。徘徊于宴会,穿梭于暗夜,她说不出口的爱,同雪国一样纯洁,含蓄、婉约、淡如雪。驹子因这份爱而天真热切,不求回报。即使无望的爱终是虚妄徒劳。

每次读川端康成,总是凄到极致的美,使人久不能平静。他将日式哀伤情调浓重地渗入心里,构成一种既美且悲、愈美愈悲的格调。也许这种“斯人美矣,但命不久矣”的刹那之美是最深沉的光点,美之无法延续而生出虚妄。

沈从文式的理想世界宛如清新幽远的牧歌,《边城》中翠翠祖孙平凡宁静的生活里,始终有难以抹去的寂寞和薄薄的凄凉,是一种少女春情初萌而又茫然无依,说不清道不明的凄楚与忧郁。唯一给人安慰的幻想,是“这个人也许明天回来”。

罗曼·罗兰说:“凡事不妨保留一点缺陷,缺陷就正是希望的所在。” 正是这种“也许”,这个“刹那”,唤醒人们的期待与想象,又被特定的残缺规定了想象的方向——一定是往美的方向努力的。因此期待与想象成了气韵的转换,更添浪漫色彩。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静默不言的天地万物中感受美的存在,关乎于一颗沉静善感的心。我曾站在亭亭如盖的桂树面前,观察桂花盛放之景,对生命的可爱寄予祝福;又见枝丫颓然,丛簇零落,大概因为先前的幽香饱满一股脑倾泻在了我的心坎上。

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心境沉静如明月,残缺亦是欢喜。《红楼梦》缺失的手稿使这部怀金悼玉之作成了永远的谜;饱经风霜的太湖石干瘪瘦削,却是外枯中膏,朴茂沉雄;凋零萧瑟的秋风背后,藏着成熟旷达的温和与意味深长。

器虽有缺憾,亦不失完满;或成或缺,只在心念,大成若缺。酒至微醺,乃见慵穆;落拓萧疏,乃见法度,大盈若冲。

甘瓜苦蒂,物无全美;白璧有瑕,人无完人。美总是与缺憾并存。以静水流深的心态参省世间盈缺,则窗前月,不管圆缺,恰似璧玉无瑕;亭中花,无论盛败,自有微妙之美。

(省镇江一中高三13班 贾丽婼)

点评

残缺,使得我们不会一直是阳光灿烂,偶尔会遇着细雨绵绵;不会一直是波平如镜,偶尔会遇到涟漪狂澜。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残缺,才让我们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才铸就了我们对生活真谛的热切向往与执著追求,才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有情趣味、从容实在。

(省镇江一中老师 田静)

2020-11-18 3 3 京江晚报 content_106123.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