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潇婧 本报记者 林兰
前不久,京口区大市口街道小米山路沿街将新开一家火锅店。为此,米山社区组织店主、楼栋居民代表、业委会和物业代表,进行“商居联动”,就环境和安全等相关问题举行开业前见面会。
会上,居民代表理解创业不易,但也希望不影响居住环境。业委会提出,希望通过提前协商,使居民住得舒心,店家营业红红火火。店主阐述火锅店使用电磁炉炖煮,并展示店面配备的排烟系统、油烟净化装置等,承诺营业期间不开后厨窗户、不往住宅区排放油烟,严格遵守门前三包,最大程度降低对楼上住户的影响。
大市口街道党工委书记崔悦告诉记者:“街道以融合式党建为纽带,考虑各方需求,由社区搭建沟通桥梁,在商户资源集聚的社区探索推行‘商居联动’服务模式,奏响家门口和谐共治‘幸福曲’。”
“商·居”建组织
凝聚共建共治的强大力量
记者了解到,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将社区治理单元由平行向交叉延伸,让网格更密、商居更近。创新联盟架构。由街道党工委牵头,形成“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楼院党支部(商户党支部)”三级组织网络。整合联盟队伍。优选“行动带头人”,抓好“红力量”“商力量”“‘新’力量”3支队伍建设,招募志愿者100余人,开展传递文明声、乐享文体等贴合群众需求的活动120余场。打造联盟阵地。线下建成网格党群服务站7个,与辖区商户共建“联盟议事厅”“暖‘新’加油吧”40余处;线上开设“美好大市口”视频号,进行商户推介、展示治理成效。
“商·居”建机制
贯通精准服务的治理末梢
街道建立商居协商议事机制,通过“问题收集—协商议事—协同办理”闭环工作流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收集机制。设立“商居”心愿箱,收集群众“微心愿”50余条,按照“居民留言、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办结评价”的点单式闭环服务,精准对接居民需求。建立协商议事机制。推行“走、理、论、办、评”工作法,召开“志愿服务积分卡座谈会”7场次、商居议事会20余场次,成功解决路面积水、规范停车等“关键小事”,先后处理群众矛盾纠纷100余件。建立协同办理机制。充分摸排,分类形成需求、供给、服务“三张清单”,搭建商居联盟内需求方与资源方的业务“内循环”,组织开展共建活动40余场。
“商·居”乐开怀
凝练睦邻友好的文化内核
街道坚持以“商·居”党建为引领,开展“睦邻友好”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商居和谐的氛围。联办益企活动。以重大节日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各志愿服务队专业人员主动走入辖区的八佰伴、百盛商城等企业党支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联推特色服务。联盟定期开展“主题市集”,举办文艺插花、糕点烘焙等活动40余次,在更好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宣传推广商户的特色商品,不断增进商户和居民的感情。社区积极联系辖区内中国移动为居民、新就业群体提供贴膜,智能手机操作教学服务,爱心商户“伙头烧”还经常给辖区困难群体、环卫工等提供免费的馄饨、汤包等。联创文明家园。开展商户检查评比,目前已累计评选出“星级商户”50余家。探索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发放志愿服务积分卡200张,增强“商居”两方的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