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3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

守好长江生态屏障推进镇江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朱婕 本报通讯员 杨晨萍

“霜重水落岸有冰,江豚乘寒弄晴日。”千年前,宋朝诗人文同这样描绘江豚在冬日暖阳下嬉戏的场景。如今,在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江豚逐浪”正成为常态。

最新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共发现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7种。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26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1.3%,是长江干流长江江豚分布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今年以来,怀孕江豚产仔、江豚捕食刀鱼、青头潜鸭、粗梗水蕨等频频“出圈”,屡上央视和热搜。

曾经的整改对象,如今的“优等生”,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蜕变,折射的是镇江动真碰硬、做细做实,守护长江生态屏障的生动实践。

镇江因江而生、因江而名、因江而兴,长江段里程115公里、夹江54公里,通航里程为江苏之最。今年以来,我市聚焦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修复、绿色转型发展和体制机制优化等重点工作,做好“当下改”和“长久立”两篇文章。

“强化举一反三、自查排查,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分类开展专项整治,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持续好转,仍是重中之重。”市长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国家、省警示片均未披露我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镇江是全省唯一一个未被披露问题的设区市,尽管如此,今年我市首次发布了市级《长江经济带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警示片》,随后市环督改办、市长江办对警示片披露的31项问题进行督查推进,目前所有问题已经完成整改。

与此同时,我市制定工作方案,对照长江经济带重点领域排查32项问题,提出92项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整改目标,建立定期调度推进机制,持续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举一反三、标本兼治,才能打好专项行动系统战。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为契机,我市在全市范围统筹推进污染治理“4+1”工程,实现从重点区域向全域覆盖延伸、从攻克顽疾向深度治理拓展。

曾经“靠江吃江”的产业布局,一度令镇江遭遇“化工围江”的困扰。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理污染,全面取缔长江水上过驳作业,1个省级园区被取消化工园区定位,淘汰落后产能。另有数据显示,如今企业数量已锐减80%以上的镇江化工产业,逐渐迈向绿色高端,质效提升明显,应税销售、税收分别较2016年增长1.75倍、4倍。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有系统谋划、底线思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关停整治污染企业,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尤其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问题整改为契机,痛定思痛、铁腕治污,突出抓好‘生态要提升’这个紧迫任务,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其间,我市深入开展长江岸线保护、黑臭水体治理、蓝天保卫战、打击固体废物非法倾倒、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五大专项行动,清理整治长江干流岸线违法违规项目270个、整治黑臭水体10条、蓝天保卫战执法行动立案处罚436件、立案查处固危废违法刑事案件29起、整治工业“散乱污”企业1533家。

绿色低碳、优化结构,打好产业发展提升战,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市聚力培育高含绿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的“四群八链”新兴主导产业。今年1-9月,“四群八链”分别完成应税销售3058.7亿元、2559.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76.7%和64.2%。

与此同时,我市强化新上项目能耗强度标杆引导,在严把“两高一低”项目准入关。2022年,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率考核指标得分在省高质量考核Ⅱ类地区中位列第1。

守护一江碧水“镇江画卷”徐徐铺展 。不久前,镇江市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鸟类部分野外调查工作顺利完成。调查人员介绍,此次共调查到镇江市区鸟类96种,隶属于15目、43科、78属,既包括本地常见的鸟类,也有栗背短脚鹎、林雕等较为罕见的鸟类,“鸟类是环境的‘生态试纸’,种群数量和种类丰富程度都能客观反映出镇江市区生态环境较好,生物多样性较高。”

2023-12-13 “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6860.html 1 3 守好长江生态屏障推进镇江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