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葡萄卖得真好。你看,大棚里的大部分葡萄都卖完了。”近日,记者来到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四季春农业园时,负责人叶明兰的话语,质朴中带着喜悦。从2014年12月13日至今,叶明兰牢牢地记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话语:“现代高效农业是农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着这个路子走下去,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这些话,鼓励着叶明兰不断更新农业理念,更新当地农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使农产品品质“日益提高”,农民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现在,果园占地110多亩,有6个品种的葡萄、2个品种的草莓、3个品种的桃子,还有枇杷……”叶明兰说,与总书记来时相比,现在园里种植的水果品种不但多,而且品质还更好。去年,她把40亩“夏黑”换种成了效益更高的“阳光玫瑰”,再加上保留的十几亩夏黑和金手指、贵公子、美人指等品种,形成了从6月中下旬到11月的葡萄销售周期。
“每年的11月到来年5月有草莓,4月到7月有枇杷和桃,6月到11月有葡萄,可以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摘,高峰时,每天有300人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在旅游业的带动下,葡萄园亩产效益超1万元,草莓亩产销售达到4万多元。”叶明兰自豪地说。
旅游采摘销售的火爆背后,是对现代农业设施的“精益求精”。“我正准备把草莓大棚的顶膜、周围的防鸟网都换掉,部分时间较长的装草莓基质的盒子也要换掉,确保设施的最佳状态。”叶明兰翻开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后续的工作安排,草莓和葡萄的滴管水管需要更换,草莓的滴管需要从小孔换成大孔,葡萄的滴管需要从1根管子增加到3根,确保水分供应的充足。
“这些细节几乎年年都在变化,为的就是让这些现代农业设备处于最高效的运作中。2017年底,我在12亩草莓大棚里安装了热泵取暖设备,相当于给草莓最怕冷的根部装上了‘地暖’。农业专家赵亚夫告诉我,这在全省还是第一家呢。这些都是为了实现更好的生产。光这一项投入每年就接近20万元。”(下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