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峥嵘
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存续久远,文化积淀丰厚,是镇江这座城市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其文化既有共性,更有个性。其中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呈显共性,而救生文化更具个性,见义勇为、慈善救助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核。京口救生会,它既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命救助机构,也是长江沿岸仅存的宝贵的救生文化历史遗迹。
2002年底,镇江市城投集团接受了西津渡历史街区的保护建设工作。本书作者祝先生当时虽是城投董事长,但对西津渡的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他开会讲:“镇江市政府、镇江人民将西津渡古街这块文化瑰宝交给我们来保护建设,大家一定要把深厚的历史文化研究透,在保护建筑中,要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不能做‘建设性破坏’的事。”
2007年,我们应国家救捞总局宋家慧的要求,准备建“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我参加了布展。在布展前要写大纲,我向作者汇报:京口救生会的史料太少,内容凤毛麟角,且时有断续,许多地方不能自圆其说。比如《光绪丹徒县志》上说,参与救生的蒋家共计七代,但列罗的人物只有六代,还有一代是谁?说京口救生会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命救助机构,但证据明显不足,只有单证,没有旁证,不能形成有力的证据链……
令人感动的是,作者已在默默做这些工作。特别是他2016年退休后,加快了“中国古代救生源流”的考证,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历经十载,终于完成近百万字巨著《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为我们描述了这一宏大而悠远的历史场景,取精用宏,不仅填补了西津渡救生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更是西津渡救生红船“见义勇为”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实例,为“京口救生会是世界上成立最早、年代最久、仅存的历史遗址”的结论作了最充分的阐述与验证,从而使京口救生历史主线呈现出全景式、史诗般的效果。
这部近百万字专著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研究古代镇江自宋代到民国的水上救生历史源流,下卷主要研究明末清初以来长江全流域救生的历史源流,下限到清末。全书架构科学合理,史料翔实、叙事宏大,基本厘清了长江古代救生的历史线索。因为书稿很长,我粗略地浏览了一遍,浅谈本人的三点看法:
一是补足了“救生文化”研究的缺憾。清代蒋氏家族经营救生会一百多年,以“兴办救生事业”为蒋氏家族不可动摇的家族遗传,是救生会发展过程最感人、最灿烂的一段历史。怎样考证蒋氏七代的过程,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及其在发展链条中的存在意义成为研究救生会历史的重大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他先是找到文史专家马阿林,顺着蒋氏家谱这条线,在蒋家后人蒋祥泉先生、专家邱隆洪先生等人的帮助下,先后找到《京口蒋氏家谱》《丹徒蒋氏族谱》两部家谱,互相验证,重点研究了蒋宗海、蒋近仁在救生会慈善事业中的史料,特别是一些关键人物,例如蒋理等,补足了原来镇江志书中未能刊载的有关救生会的史料,并从中发现了众多从未见识的救生人物和救生业绩,再次填补了原存资料中的缺环,使救生历史更丰满。
二是加大了救生内容的外延与空间。在镇江小范围内,本书上册着重描述了京口救生会的发展过程,顺便介绍了焦山救生局、瓜镇义渡局、超岸寺避风馆、金山寺僧侣救生等各种历史史料;在长江沿线的大范围内,介绍了江苏民间救生(例如金陵生生堂)、两淮盐商救生、皖赣两省救生、湖南洞庭湖水上救生、湖北水上救生。四川川江救生,特别是长江三峡的峡江救生,对发展的过程,遇到的问题都作了描述,可见作者在收集史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且用心去体会、感悟、求索、考证,并以长江救生自身活动所构成的段落为章目,既能首尾一贯,重点又较集中。
三是对救生内容的内涵与深度的发掘。重点介绍了京口救生会的发展过程及经验教训,并进行了救生内涵的研究。例如阮元红船的象征意义、各地救生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思想基础、善款筹措渠道、规章制度,以及救生事业在近代衰落的原因。每个课题都有例子,每条史实都有说明。有地图、有图标、有照片,为论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蒋氏七代救生的事迹,又着重作了介绍和分析,一般中有特殊,更能显示出家族势力的各种关联和影响。
作者前后十多年沉潜磨砺、深耕细作,发掘了大量新史料和信息,难能可贵。只有发现历史的真实逻辑,才能去讲述救生历史发展的真正源流。此书的问世,无疑将丰富中国慈善救生的历史内容,作为“古代慈善事业对现代慈善的启示”的专题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