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2日
第10版:西津渡

魏源与镇江的情缘

□ 曹树高

镇江这座古老的山林城市,留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词。魏源作为近代史上的大思想家,文学家,像其他文学大家一样,多次来过镇江,对镇江山山水水和人文地理著有不朽的诗章。

魏源一生来镇江有五次之多,镇江这地方可以说在他的文字里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他的《海国图志》就是在镇江由林则徐所托,并获得林则徐赠予的大量资料后撰写而成的。

道光二十年(1840年),魏源46岁时,第一次来镇江。这一年,魏源奉敕督浚徒阳河来镇江。魏源在领略镇江城市山林和大江风貌后,游览北固山时看到杨公祠堂上,题有三首绝命诗。介绍着一位奇女子:“自言台州人,卫氏、字琴娘。嫁三月而遭兵难,掠入淮河,乘间逃还,至此死焉。”据《丹徒县志》第三十九卷《人物篇》第853页,也同样有这样的记载。魏源看到这一记述,既感动又赞叹,于是写下了《京口琴娘曲》诗一首,以诗表达对这位女子的敬慕。《京口琴娘曲》诗中说道:“山下江涛撼楼橹,阑干花亚红禽语。红禽楼下逐花飞,楼上红飞堕楼雨。琴娘昔日天台嫁,才名艳绝东瓯下……野田积水淮南道,日乞穷途夜青草。娉婷秋月缺难圆,烂漫春云竟谁扫。”魏源在为这位奇女子的悲惨遭遇而哭泣,同时也为她的坚贞不屈精神所感动。于是,他饱含热情地留下了这首《京口琴娘曲》诗,这也是第一次到镇江的亲切感受。

第二次来镇江,是在1841年6月,林则徐被革职由镇海北上途经镇江。客居在扬州的魏源得知林则徐到达镇江,特地从扬州赶赴镇江。在镇江的江边上盛情地接待了林则徐,也正是这次的见面使得魏源写成了《海国图志》一书。6月的镇江已进入夏季,气温上升,两位好友难得见面,推心置腹地进行长谈。当时,整个国家内忧外患,国势沉沦,外部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内部是朝廷昏庸无能,民族矛盾激烈加剧。面对这种形势,两位肝胆相照报国无门的挚友,百感交集愤忧在胸,他俩彻夜交谈。他们全然不顾夏夜的闷热和可恶的蚊虫飞舞,越谈越深入,越谈情越浓。他们深感国家形势严峻,朝廷统治出现危机,好人失利,奸人当道。林则徐将自己收集的《四州志》所有资料,全部交给了魏源,希望他撰写一部介绍唤醒国人的书。魏源早就有这方面的意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明代资料。正是林则徐所交付的资料和寄托,促使了魏源《海国图志》这部不朽之作的完成。这次在镇江江边分手时,魏源写下了《江口晤林少穆制府》诗二首:“万感苍茫日,相逢一语无。风雷憎蠖屈,岁月笑龙屠。方术三年艾,河山两戒图。乘槎天上事,商略到鸥凫。”“聚散凭今夕,欢愁并一身。与君宵对榻,三度雨翻蘋。去国桃千树,忧时突再薪。不辞京口月,肝胆醉轮囷。”

1842年8月,中英第一个不平等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第二年秋,魏源自扬州赴南京,途经镇江,登上金、焦二山,观大江东去,追忆英贼在镇江的残暴和镇江军民奋勇抵抗,百感交集,赋诗《金焦行》:“登金焦,望海潮,海门荡荡无夷艘;登金焦,望北固,万家烟火知何处?”“我有苍茫万古哀,酒酣走上妙高台,江左夷吾安在哉!”“我来醉数六朝山,残剩苍茫落照间。”诗人面对滔滔江水而想起历史上那些曾经作出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怀念过去的勇士:夺台澎的郑成功,驱岛寇的梁化凤……“若言江左少人物,前朝何故多英雄?若言长江费关锁,何故先朝发龙舸?”这是魏源再次抒发爱国情怀。

1845年,魏源补行殿试,中乙巳恩科三甲九十三名进士,以知州用,分发往江苏。6月,在任上来到镇江,登上茅山和宝华山。相信魏源登上茅山,对祖国的大好山河一定有很多感触,可能会写下感人的诗章。可惜,我查阅了厚厚的《茅山志》,没有查到一首。

魏源老先生第五次到镇江,也是最后一次来到镇江。1847年,魏源游览香港和澳门,考察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港澳,大有“扩我奇怀,醒我尘梦……”的感慨。从港澳返回途中,又历经粤、桂、湘、鄂、赣、皖、苏七省,往返八千里,历经半年,沿途作诗记胜,《金山次借庵韵》《金山偶题》,就是游览镇江时兴会而作。

在镇江所作的诗词,是魏源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描述,对国家的热爱。这些诗词也表达了诗人关心着国家的未来,对时局的担忧,这些诗作也永远激励着后来人。

2024-07-12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7762.html 1 3 魏源与镇江的情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