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第12版:春江潮

钢管上的“帽子”

□ 张 正

每个周日,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比如天气等原因,我们都要带上两个孩子,开车去附近一个陌生的地方,随意游荡,体验与平日不一样的生活。这个习惯,于孩子,可以增长见识,学到学校、幼儿园里可能学不到的知识;于我们,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吸氧”——吸收生活的营养,几乎每一次,都能收获写作的灵感。

这个周日,我们去了城东郊区一个村子。我们到达的地方,几个月前,也许还炊烟袅袅,但是现在,村庄大面积拆迁了,一片断壁残垣,满眼碎砖瓦砾。农田还在,菜地还在,不时遇见扛锹荷锄的农人,他们多是前往菜地里忙碌的。这些土地被征用,是近在眼前的事,种一季算一季,所有的耕作都因此变得潦草,而不再艰辛,往往就是去菜园里翻一小块地,铲一两把新鲜的蔬菜。房子拆迁了,搬到集中小区居住了,一天三顿饭总还要吃,烟火里的平常日子还要过。

我们看到的菜地,大多被用绿色的包塑铁丝网围成了园子。支撑那些铁丝网的,也就是说那些铁丝网的“骨架”,多是镀锌钢管——当然不可能是不锈钢管,就是那种廉价的也许废弃的自来水管、脚手架管、方管等。有时园子里的丝瓜架、黄瓜架、豇豆架等,也主要靠这种管子支撑。我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一根直立的管子的顶端,都倒扣着一只被拦腰剪断的塑料矿泉水瓶带底的那一半。很快看明白怎么回事。我喊过来两个在前后奔跑的孩子,开始了我的“现场教学”。

“你们看,为什么每根管子上都戴着一个‘帽子’呢?”我问。

“哪里有帽子?”傻傻的大宝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他七岁,是一年级的小学生。

“管子上套的塑料瓶,不像帽子吗?”“像!”小宝抢先回答,“有许多帽子!”她六岁,上幼儿园中班。

“那,它们为什么要戴‘帽子’呢?”我故意拖长语气问。

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现象,有点难住孩子们了。我不得不分解这个难题,一步一步问。

“这些管子,是什么做成的?”“铁。”大宝回答。正确。“铁遇到水,会发生什么?”“上锈。”仍是大宝回答。再次正确。

“我知道了,这些‘帽子’是防水用的!”不等我进一步发问,小宝丟下答案,蹦蹦跳跳跑开了。她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太小儿科,不值得深思。

这些劳动者们,太有智慧了。雨水灌入空管中,等于让空管成了一个铁质的器皿,会极大地加速腐蚀,减短它的使用寿命,套一截矿泉水瓶,能有效阻止雨水灌入,简单易行。

一开始,也许仅有一两户这样做,很快,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农户学会了这个经验。类似的情形,城市里街巷口的钢管交通隔离柱,有灌水泥的;旅游景点里有在钢管、铁管上包裹塑料胶带或涂抹油漆的,这样的办法,农户不可能没有想到,但前者水泥的腐蚀性也不容小觑,后者那种防护层,事实上也经不起风雨侵蚀,一两年即可能被风化。

还是劳动人民比较务实,他们习惯精打细算过日子,他们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这个方法经济、实用。伟大的创造发明多来自劳动实践,这话是有道理的——小的创造发明,同样需要在生产实践中接受检验。

引导孩子开动脑筋,看懂生活中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我觉得,有时跟多背诵几首古诗,多演算几道数学题同样有意义。我们不一定有机会成为精通书本知识、逢考必优秀的“学霸”,可千万不能成为生活低能儿。这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生活教育”。

2024-06-2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5696.html 1 3 钢管上的“帽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