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孔祥明 王建明)端午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句容各中小学、幼儿园挖掘端午文化蕴藏的精神内涵,打造“沉浸式”传统文化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传承端午习俗,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优秀传统文化润心育德、成风化人。
文化传承“话”端午。各校召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教师把艾草、菖蒲带进课堂,并结合图片、视频等,绘声绘色地介绍了端午节的系列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戴彩绳、悬艾草、挂菖蒲等风俗。学生们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了家乡的端午习俗,精心制作端午宣传画和手抄报、录制短视频等方式讲解分享端午习俗,用多种活动形式表达端午的美好寓意。
家国情怀“寻”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各校通过橱窗、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网站等形式,给学生讲述屈原的爱国故事。师生收集整理诵读有关屈原的诗篇,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学习他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忠诚祖国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情怀。崇明小学文昌校区同学们收集并讲述屈原故事,诵读端午诗词,积极参与《端午习俗知多少》知识竞赛,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
创意体验“乐”端午。崇明幼儿园开展“仲夏赋雅趣 粽香端午情”活动,孩子了解赛龙舟的习俗,教师指导孩子制作龙舟,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边城中心幼儿园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端午民俗龙舟秀。水畔新居幼儿园开展“浓情端午 浸润童心”端午节亲子活动,亲子编蛋兜、制作五彩绳、亲子包粽子活动,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粽”情“粽”意“暖”端午。省句容中专校举办“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传承端午文化,和谐校园氛围。句容市住建局机关党支部联合句容市房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5家党支部,与袁巷中心小学党支部联合开展“端午‘粽’情暖童心”活动,向孩子们赠送书本和足球,介绍汉服文化并展示汉服。句容市博物馆特推出“‘粽’在端午·‘香’聚句博”研学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和谐向上、活力奋进的节日氛围。民进句容支部走进句容市实验小学开展“送灯谜进校园”活动,还为后白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宣讲了《仲夏时节话端午》,结合屈原身世与诗歌,阐述了屈原的高尚情怀。茅山中心小学慰问子女即将参加2024年中高考的教职工。下蜀中心小学青年教师以一幅幅书法作品向节日献礼,不仅自己要好好写字,还要带领学生写好每一笔,笔墨丹青,含情寄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