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4年06月05日
第07版:看京口

“海书记”的“百千万”工程

守护居民家门口的“喜乐幸福”

本报通讯员 唐晨阳

本报记者 林兰

因历史遗留问题,凌家湾雅居小区南侧和西侧山体围挡年久失修、破损严重,这一直是象山街道红旗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海和周边居民的“心疾”。

王海带领社区“两委”多次现场勘查、讨论研判、奔走协调,凌家湾雅居山体滑坡整治项目终于在2023年底正式动工,计划在今年6月份完工,届时将彻底消除困扰居民多年的安全隐患。“咱们‘海书记’有股子韧劲,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最好。”看到小区发生的变化,居民凌大爷打心里高兴。

“工作上有热情、有干劲,也有技巧、有方法。”这是社区同事、辖区居民对王海的评价,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海书记”。1975年8月出生的王海,是京口区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2000年11月开始在社区工作,曾先后获得京口区优秀党员、京口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先进个人、京口区2023年度基层好书记等荣誉。

扎根基层“有力”,用脚步丈量民情

在基层工作的24个年头里,王海保持着扎根一线的朴素情怀和躬身实干。他说:“走进千家万户、说过千言万语、想到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用足千思百虑,这是我自己的‘百千万’工程,也是我始终坚持的工作方法。”

“海书记”和他的“百千万”工程,维护的是居民家门口的“喜乐幸福”。红旗社区地处京口区城乡接合部,现有居民3500多户近7000人,居民构成复杂,需求差异多元,纠纷矛盾多发。王海任职社区书记以来,毫无保留地扎进小区村落,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改造铺设汝山湾污水管网,破解污水难题;清淤整治村内生产灌溉蓄水塘,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增设3个安置小区充电桩点位,消除安全隐患……长年累月下来,他的肤色明显黝黑了,嗓门也变得越来越响亮,与之一起变化的,是群众对“海书记”的评价越来越高。

攻坚克难“有招”,用真心纾解民困

20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让王海发现,党员群众只要劲往一处使,再困难的事都能解决。

2023年12月,凌家湾雅居原物业公司突然撤场,200多户居民面临“失管”。王海一刻不敢耽搁,协调组织志愿者临时接管小区,边安抚居民边做好门禁管理、供电供水、垃圾清运等工作,全力保障过渡期间小区正常秩序。同时,他组织社区“两委”班子和党员代表挨家挨户摸情况、征民意、理思路,召开业主大会改选出小区物管会,再带领新的物管会进行物业公司选聘。最终,历经“失管”48天后的小区顺利迎来了新物业入驻,居民安心过春节。

只要群众有需求,王海总能第一时间给予回应。陈家湾村民老高回忆:“有一次,我们村上一对小夫妻吵架,半夜12点给‘海书记’打电话,没10分钟他就来了。他来了没多久,问题就解决了,他就是有这个办法、这个威信。”

关爱夕阳“有谱”,用实干赢得民心

辖区老龄人口比例逐年递增,如何将养老优质资源汇聚“家门口”、助老服务体系延伸到“家门口”,王海有自己的解题之策。2023年,红旗社区推动引进镇江信缘康米山颐养院,在既有护理院运营管理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建成集医、养、康、居家养老和日间照料五位一体的新型“一站式”养老机构综合体。今年以来,社区联合颐养院党员、辖区志愿者等,共同开展文艺表演、健康讲座、集体生日会等活动20余场。

“垂暮不离亲,养老不离家,是多数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盼。”王海说,“老年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舒适、安全、有乐趣的活动场所,彼此交流,来体验生活的美好。我们的目标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且专业的养老服务,稳稳地托起幸福‘夕阳红’。”

2024-06-05 “海书记”的“百千万”工程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312359.html 1 3 守护居民家门口的“喜乐幸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