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鹏程 石溪声
杰出的乡贤、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有着浓浓的家乡情结。晚年,他曾多次回到故乡镇江探望。
茅以升的名字最早于1956年8月就出现在刚刚创刊不久的《镇江市报》(《镇江日报》前身)上,他曾给《镇江日报》投稿回忆他的老师,还多次接受家乡报社记者的现场采访,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和美好的回忆。
5月24日,在时隔25年后,以他名字命名的“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再一次“回”到他的故乡举办之际,我们翻阅当年《镇江日报》有关茅以升与镇江的旧闻,一股股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跃然纸上,读来令人感怀并动容。
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家乡报纸上
1956年8月28日,《镇江市报》在3版刊发了一组《漫谈镇江》系列文章(作者:荷生),其中第四篇《文化名城》讲述的是,古往今来镇江历史上出现的文化名人。
文中在提到“现代镇江也产生了不少的优秀人才”时,列举了几位名人:例如铁道桥梁专家茅以升、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李方训、优秀的剧作家和导演张骏祥、还有最近逝世的史学家柳诒征(徵)等。
这是茅以升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家乡报纸上。作为1956年8月1日才创刊的《镇江市报》,当时还未满月。而文中提到的柳诒徵,则是茅以升的小学和初中老师。
当然,这并不是茅以升和老师柳诒徵首次“同框”,作为中华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茅以升(数理组)和柳诒徵(人文组)这一对师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双双上榜,一时传为美谈。
第一次对茅以升作专题报道
1983年1月25日, 《镇江市报》在3版头条刊发文章《“我是镇江人”——记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署名为施求实(系市史志部门同志的笔名)。
文章写到,去年(1982年)11月3日,美国工程学最高级的学术机构——“全国工程学会”授予一位声名卓著的中国科学家以外国院士称号,这还是该会破天荒的第一次。获得这一荣誉的就是出生于镇江的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现代桥梁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87岁的茅以升教授。
这是茅以升获得的第三个院士头衔。除了上文说到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外,茅以升曾在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有媒体称,他是中国唯一一位身兼三院院士的人物。
报道中写道,茅以升虽早年迁居外地,但对故乡却一直怀有真挚的感情。他在给家乡史志部门的回信末写道:“镇江故乡,近年来建设有很大发展,如有机缘,当往重游访问。”
第一次接受家乡报社记者专访
1984年4月5日,《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编委会在我市一泉饭店召开成立大会。作为全国土木工程界的专家学者茅以升如愿回到了镇江。
本报记者范德平采访了茅以升,并于4月8日在报纸头版醒目位置刊发了《造桥,造出中国人的志气——访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文章。这是茅以升第一次接受家乡报社记者的人物专访。
记者在文中这样评述:茅以升虽是颇著盛誉的科学家,却虚怀若谷、平易近人。他亲切地对我说:“最亲故乡人嘛。”
文中写道:茅教授自幼离开镇江,可是讲话还略带镇江乡音,对于这点我是困惑不解。茅教授乐呵呵地为我释疑:“我出生在镇江五条街,父亲可算是道地的镇江人,以后虽全家迁居南京,但语言上父亲给我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记者在文末感叹,“镇江能出这样一位桥梁专家,不也是镇江人民的骄傲么?!”
第一次赐稿给家乡的报纸
1985年8月9日的《镇江日报》3版《多景楼》副刊上刊登了一篇茅以升深情回忆他的恩师,同样是镇江杰出乡贤柳诒徵(字翼谋)的文章——《斋堂灯火忆柳师》。这是茅老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赐稿给《镇江日报》。
文章开头茅老这样写道:我在1911年北上投考唐山路矿学堂之前,曾在南京读过三年小学、五年中学。在这八年中,国文、历史两门课程,都受教于柳翼谋先生。我的文学和历史知识,是在柳师的启迪熏陶下,打下基础的。前后三十余年间,自髫龄受业,乃至讲坛共事,师生情谊,久而弥笃。
他还在文中感慨道:“我从先生受业八年,感到最大获益之处,是在治学方法上从勤从严,持之以恒,并认识到‘知识本身只是一种工具,知识之所以可贵,在于它所起的作用’。这对我数十年来治学治事,都有极大的影响。”
家乡报社记者第一次在北京专访茅老
1985年,我市开展纪念沈括逝世890周年活动,聘请茅以升为活动筹委会名誉主任委员。镇江派人赴京拜访茅老,作为随从人员,《镇江日报》记者呼延镇也因此有了在北京专访茅以升的机会。
10月10日,《“请向镇江人民问好”——记茅以升在北京和家乡人的一次会见》的文章在本报1版刊发。文章最后说:不知不觉竟谈了一个多钟头了,镇江去的同志怕影响茅老休息,几次想告辞,可是茅老再三说:“不要紧,不要紧。”临别时大家紧紧握着他的手,相约镇江开会时再见,茅老依依不舍地送大家出门。一直走到大门口才留步。他说:“请向市委、市政府领导问好,请向镇江人民问好!……”
最后一次回家乡的报纸旧闻实录
1987年9月26日,是杭州钱塘江大桥通车50周年纪念日。这座中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由茅以升主持建造。91岁的茅老应邀参加纪念活动。
9月29日下午,茅老顺道回到镇江。30日上午,他兴趣盎然地游览了金山寺。当晚,他来到伯先公园和游园群众共度国庆前夜。国庆节的清晨,他来到了梦溪园。
这是茅以升最后一次回到家乡,《镇江日报》对此给予了详尽报道。10月1日,在头版醒目位置刊登了《“很荣幸,我是镇江人”——茅以升与家乡人民共庆佳节》(作者:潮洪 继斌 艾谷)的活动侧记,生动记录了茅以升与我市千余名游园群众在伯先公园共庆国庆佳节的盛况。
记者写道,在“快活林书场”前的草坪上,91岁高龄的茅老又高兴又感慨地说:“镇江有光荣的历史。很荣幸,我是镇江人。可惜因为工作忙的原因,我不大容易到镇江来。这次回来,我非常高兴。特别是今天晚上的聚会,有这么多群众参加,我成了名副其实的镇江人了。”
10月9日,本报1版又大篇幅刊发通讯《故乡情——茅以升在镇江》(作者:潮洪 艾谷),全景式回顾了茅以升最后一次在家乡的点点滴滴。
家乡报纸深情追忆茅老的镇江情
令人唏嘘不已的是,短短两年后的1989年11月12日,茅老因病在北京去世。镇江日报编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报纸1版编发了新华社的消息《全国政协副主席茅以升同志逝世》。以这样的方式,与这位杰出的乡贤作最后的告别。
几十年来,茅以升对镇江的关心关爱,也深深地感染着家乡人。在茅老去世一个月之后,1990年1月5日,《镇江日报》4版用半个版的篇幅刊发了作者霍义平的回忆文章《情系故乡 功载史册——记茅以升同志晚年二三事》,文中介绍了更多茅老与镇江互动的故事和细节。
1998年1月11日,本报2版《芙蓉楼》副刊发表作者李之的作品《茅以升的家乡情》,文章说,今年的1月9日,是茅以升先生102岁诞辰,茅老虽已去世8年多,但他的家乡情却难以让人忘怀。李之详细回忆了茅老为《镇江史志通讯》题词的细节,并介绍了自己当年请示茅老为其祖父茅谦写传略并很快得到约稿的往事。
李之感佩,91岁的老人,身负科技工作重任,又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不顾个人的健康状况及繁重的工作任务,如此关心家乡的编志,实令人感动。文章最后写道,茅老去世8年多了,茅老生前怀念家乡,家乡人也永远怀念他老人家。
多年以来,依然有不少读者市民,给本报撰写有关回忆茅以升的文章,表达对茅老深切的缅怀和崇高的敬意。
见字如晤。茅以升与故乡的一幕一幕深情往事,仿佛又浮现在眼前,从未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