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单杉 李媛)“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楚辞》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还是东方植物美学的集大成者,屈原多次在《楚辞》中提及杜衡。近日,随着春季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的展开,调查组在我市多地发现杜衡的身影。
“我们在南山莲花洞景区林中发现了大片杜衡,此外在五州山、十里长山、米芾书法公园等区域也发现了杜衡的身影。”调查人员介绍说,杜衡是一种马兜铃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林下或路边的阴湿地带,植株高度一般在20厘米以内,叶子宽大呈心形,花朵似一个大钟,一般为暗紫色,里面通常有方格状的脉络。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RCB)——高等植物卷》(2020),目前杜衡已被列入近危(NT)物种。
杜衡芬芳的气味和较高的药用价值赢得古人青睐,更是“国宝”——中华虎凤蝶唯一的寄主植物。中华虎凤蝶的幼虫是一种寡食性昆虫,极度依赖寄主植物杜衡,幼虫自卵中孵出后,只往一个方向爬,如果这个方向上没有杜衡,它便无法存活。
不久前,调查团队就曾观测到中华虎凤蝶在镇江山林间翩翩飞舞。此次发现的部分杜衡叶片上,还有星星点点被啃食过的痕迹,说明中华虎凤蝶幼虫曾在此大快朵颐。
屈原笔下的杜衡现身镇江,充分证明我市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多处杜衡成片出现,也意味着镇江市区是中华虎凤蝶的宜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