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09日
第10版:西津渡

古城镇江春节民俗

□ 王礼刚

欢度传统的新春佳节,是古城镇江千古以来的民俗。《至顺镇江志》记云:“元日,士庶相庆。”民国元年(壬子年),国家纪年法由农历增加了公历。“元旦”,是指公历1月1日。“元日”是指春节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由此,农历纪年法与公历纪年法并行使用。

由于镇江地处江河交汇,为南北交通枢纽,镇江接纳了大江南北民俗文化,镇江不仅欢度春节的民俗与周边城市大致相同,四季之风俗与周边城市也大致相同。《至顺镇江志·风俗》记曰:“吴粤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又云:“岁时,京口土俗,凡遇节物,随时制宜,虽或雅或鄙,皆有所本。”在民风民俗上,镇江也有地方特色。

大年初一,俗称“过年”。家家自零点开始燃放鞭炮,鞭炮声至辰时不绝。家家燃放鞭炮和爆竹,俗谓高升,寓意新年大人小孩高升、吉利之意。

镇江民风淳朴,《至顺镇江志·民俗》称:镇江“‘英风澡俗,令德在民’,殷仲堪《季子庙记》之所称也;‘风俗泰伯余,衣冠永嘉后。’刘梦得《北固山》诗之所美也。乡党人士,平居习闻先生长者之言,崇道义,尚廉耻,故其立朝致匪躬之节,居闲乐嘉遯之贞。”尊老,氏族团结,乡民和睦,营造社会祥和氛围,是镇江“英风澡俗,令德在民”的民风民俗传统和特征。

初一清晨,家家大人小孩皆穿新衣、新鞋和戴新帽,怀揣喜庆和喜悦;黎明,族人祀祖。晚辈向长辈拜年,同辈见面拱手作揖互道“恭喜恭喜”,互相致以新春佳节祝贺。一举一动一言,均图吉利。如:“新年好”“万事如意”“长生不老”“恭喜发财”“健康长寿”等;各家都准备了充足的茶、烟、瓜子、花生、点心等招待拜年的亲朋邻居,绝不小气,以示“富有”。祀祖,给长辈、左邻右舍拜年、互致问候以后,有的人到云台山财神庙进香,有的人上金山进香。清末,金山上岸以后,骑驴上金山一时盛行。但是,步行上金山的还是多数,俗称“上金山,拾金子”,意图财气。

大年初一,家家早餐基本上都是红枣茶、糯米粉圆子,取“早发”“元通”之意。《光绪丹徒县志》记载镇江春节风俗:“春节,正月初一,早晨,家家食米粉糍团,即汤圆,取岁元意。”

大年初一。家家一般不煮生食,均吃隔夜(年)饭,以示“隔年陈”,年年有余。初一端上桌的鱼,也是除夕就烧好的,意为“吉庆有余”“年年有余”。吃隔夜(年)饭、“年年有余”,在老一辈仍然沿袭。过去,家家都有大灶,初一燃烧的柴火,是上一年准备好的芝麻秆,寓意“财火”旺盛和节节高。

大年初一,家家对小孩子特别关顾。除夕吃过年夜饭,父母给孩子压岁钱的同时,关照孩子过年要说吉利话,要做吉利事。父母把给孩子的压岁钱与红枣、金橘、苹果、云片糕等糕(高)果,置于孩子床头,寓意“压岁镇邪”“压岁吉利”。 寓含早发、走局、平安、高升之意。“压岁”这一传统的习俗,如今不仅在老年人中延续,也有许多中年人和年轻人在传承。清末有一首《除夕竹枝词》云:

孩子相争压岁钱,红头绳结挂胸前;

嘱他莫作顽皮事,明天须知大一年。

春节期间,人们都要互相拜年,走亲访友,形成了家家请春酒的习俗,旧称“请春卮”。请春酒,是利用春节期间的闲时,互通往来,意在联络感情。现在请春酒之风仍存,但是,请酒不是“请春酒”,而是家族、家人、亲朋好友一年一度的团聚。过去,请酒大都在家里,摆的是八仙桌,饮酒、拉家常,有的行令,有的猜拳,年味的氛围很浓。现在,请客大都在饭店,大圆桌,少则10人一桌,多者十几人一桌,洋溢着大团圆的氛围。

拜年,请春酒等,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即移风易俗,开辟了团拜之例。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现已普遍举行“团拜”。大家互道“新年好”“身体健康”等祝福语。传统的民俗已经改变了许多。

大年初一,民间还有许多禁忌,全天不动用扫帚,不动剪刀、不做针线、不倒用过的水。即使非得要扫地不可,那也是从外朝里扫,垃圾要摆在初二倒掉,否则会扫走运气、财气,不祥和;过年期间不打骂小孩。如果小孩初一被打骂了,这一年都不顺利。因此,也是大人对小孩最宽松包容的时候,如果小孩子做错了什么,大人也会放一马,“童言妇语、鸦鸣雀噪,一概不忌”。如果发生碎碗破甑之事,家里主人立马念叨“岁岁太平”,以求新年吉利。

旧时,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春节,镇江古城还有“饮屠苏酒”“入学会拜”“ 写桃符”“ 绘门神”“ 秤江水”的民俗。

唐代风俗志《岁华记丽》记载,镇江有饮屠苏酒习俗。“屠苏,草庵之名也。昔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夕,遗闾里药一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出,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宋朝洪迈撰写的《容斋随笔》云:“饮之必自小者起。”屠苏酒为什么要从小孩子饮起呢?《时镜新书》作了说明:“晋董勋云:‘正旦饮酒,先饮小者。何也?’勋曰:‘俗以小者得岁,故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殿之。’”《初学记》载《四人月令》云:“正旦进酒次第,当从小起。”顾况云:“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入学会拜”民俗记曰:“润学元日,上已,本郡有会诸生之礼,自宋郡守殿撰曾逮、户侍张枃始。秘撰耿秉又于元日为训文,以励诸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回念去岁,其不省之日多矣,可不戒哉!”“嘉定癸酉,教官卢宪集台府官属及寓公于学宫,款谒先圣,礼毕,升堂而拜。”

写桃符之俗,《岁时杂记》云:“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绘门神,《荆楚岁时记》:“岁旦,绘二神,披甲持钺,贴于左右,谓之门神。”写桃符画神像,绘门神秦琼与尉迟恭,以期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祥。这一民俗已经有一千多年。

秤江水是镇江特有的民俗。蔡佑《杂记》记载:“京口江中沙田户,每岁旦,收一瓿以秤水,水重,则是江水大;水轻,则江水小。岁岁不差。”江水的轻重,表示雨水的多少,农人耕种,适时掌握排涝和灌溉。

大江南北之习俗与镇江特色民俗互相融入,镇江春节之民俗,亦可称为多元素之民俗。

2024-02-09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6002.html 1 3 古城镇江春节民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