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05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1953年,为响应祖国号召,他放弃了“独子可以不参军”的照顾政策,毅然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1969年,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到桥头农场工作——

从硝烟中走来的拓荒人

王发余在朝鲜战场与战友合影(后排右二)

1988年,王发余在全军后勤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

□ 王炳臣

抗美援朝73周年纪念日前夕,天气晴朗,西霞满天,我来到镇江市区看望90岁高龄的隶属于老部队的原桥头农场场长王发余老英雄。

王老虽然前段时间患过脑梗,行走不太方便,说话也有些不太清楚。但是,他看上去身板硬朗挺拔,精神矍铄,仍然保持着一副老军人的血性刚毅气质,霜染的缕缕银丝记录着他的追求和奉献。

几年未见,他远远看到我的到来显得特别兴奋和亲热,热情地拉着我的手坐下来,断断续续地聊起了他的军旅生涯与在原炮兵第66师桥头农场的一桩桩拓荒创业的往事,他的情绪显得有些激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饱含着些许晶莹的泪花,从中透射出他的自豪和欣慰。听完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令我肃然起敬!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他的故事里……

一腔热血 报效祖国

王发余于1935年6月出生在安徽省庐江县苏家屯村,独子,下有3个妹妹。因为家庭比较贫寒,从小就跟着他的父亲干农活,没有读过一天书。

1951年开春,为了搞好农业生产,国家号召以自然村为单位成立互协合作组,他被选为村互助组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动员有志青年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虽然当时政策规定独子可以不参军,但是他还是怀着一腔热血,抱着拳拳爱国之心,耐心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于1952年12月踊跃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他在庐江县兵役局登记入伍后,被编入安徽省军区新兵201团3营,先在庐江坐船到浴西口,再乘车到沈阳附近的一个叫十三站的车站下车,在庄稼屯经过一个多月短期集训后,乘火车经安东(现在叫丹东)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一天下午,大约3点多钟,部队遭到了多架美国飞机的临空狂轰滥炸与机枪扫射。在这次敌机空袭中,他的右手臂负了伤,由连里卫生员简单包扎后,随部队继续行进。

由于沿途敌机空袭频繁,他们走了10多天的时间,才到达三八线附近的金城川。他被编入参加夏季反击战的180师539团3营营部通讯班,当了一名通讯员。营长张文华、教导员赵三绿(赵后来任60军政治部主任)对他特别关心和爱护。

在一次攻打“无名高地”的战斗中,由该营9连担任主攻,待9连攻克敌阵地后全营就转入防御。他第一次单独执行通信任务是向主阵地河对面的一个前沿排传达撤回到主阵地的命令。虽然,这条河的河面不太宽,但是水很深,且河面上敌人的炮火和机枪扫射很密集。他们班的老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河水淹到胸口就过不去了。眼看前面的几位战友过河都失败了,班长急得直跺脚。在这紧急关头,他站出来主动请缨,经班长同意后,他一个猛子扎到水底,憋着气躲过敌人的射击点,按照班长的提示,巧妙地利用敌人机枪封锁的死角上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此以后,他多次单独通过敌人的炮火和机枪封锁线顺利完成了多项任务。

有一次,他在通过敌人炮火疯狂拦阻射击封锁线时,敌人的一颗炮弹在离他约10米处爆炸,他的左后背被炮弹片划伤,左耳被震聋。对此,他毫无畏惧,顾不得包扎伤口就沿着公路边沟匍匐前进,机警敏捷地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他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1953年底,他随部队奉命回国,1955年入党。之后,经过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先后担任反坦克炮少尉排长、副连长、教导队队长、连长等职务。

开垦拓荒 发展农场

1969年,王发余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到桥头农场工作,成为一个穿军装的拓荒人。之后,他与农场结下了长达20年的缘分。

桥头农场所在地,原名叫光宇洲。开垦前是国有江滩,长江水位高的时候是一片汪洋,水位低的秋冬季节,滩上河沟纵横,泥塘沙丘片片;春天芦苇丛生,虾螺密布,血吸虫严重危害着到这里割草、放牛、捕鱼、摸虾的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此,原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首长经过多次现地勘察,决定在这里围江滩造田,开办农场。并于1969年3月14日召开了围江滩造田誓师大会,声势浩大地拉开了大拓荒的帷幕。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他走马上任,先是担任农场生产股股长。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不到一年时间就被提任副处长,第二年转正担任处长,之后改称场长。

在他担任处长(场长)前,根据上级命令,农场划归炮兵第66师管理。他担任场长后,在上级党委和首长的直接领导下,在前任初期创业的基础上,身先士卒,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团结带领全场官兵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紧紧依靠全师部队的大力支持,通过近20年的发奋努力,硬是在这片荒芜的江滩地上,开垦崛起了一座沟、渠、路配套,车辆、农机、房屋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融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耕地面积超过6000亩的现代化大型农场。

从1975年起,农场先后多次被评为军区炮兵、陆军第60军、第1集团军、南京军区先进农场。1982年被评为全军先进农场。1977年还被总参外事局确定为对外开放农场,先后接待了多批外国军事代表团来场参观。对此,他并不满足,将目光投向更高、更长远的目标。1983年,他作为基层先进农场代表出席了全军农副业生产表彰大会。

返回农场后,他马不停蹄,带病搞了一年多的市场调查,并带领有关人员到军内多种经营办得好的农场参观学习取经,考察了当时杭、沪、苏、锡、常城市郊区的社队企业,学到了一些办厂治厂的经验,了解了市场上的一些发展情况。

优良作风 令人敬佩

1984年,他住院作胃切除手术期间,忍着病痛,运用考察学到的知识对农场近况进行了详细分析,从中梳理找出了一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走市场化的新发展路子,并制订出了一个三年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立即得到了农场党委的大力支持,报师党委批准实施。

为加快实施这个规划,他出院后,拖着尚未痊愈虚弱的身体带领有关人员四处奔波,开展横向联系,先后与南京烷基苯厂、三乐洗衣机厂、蝙蝠电扇厂、常州塑料机械厂、上海革新电机厂、胜得塑料厂、镇江供电局等单位建立了协作关系,签订了协作协议。

同时,在农场内部积极改革推行生产经营承包责任制,新建扩建和办好养鱼养猪养鸡场、饲料加工厂、植物素肉厂、塑料厂等企业,经过多方筹集资金,整合资源,营建厂房,购置设备,与南京烷基苯厂协作创办了一家骨干企业——炼油厂,使农场逐渐走上了一条农工商一体化发展的全新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和蝶变。

尽管农场快速发展崛起,他仍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平时,无论是对农场的日常管理经营,还是到外地出差,都精打细算,决不奢侈浪费一分钱。每年农场除了上缴师、旅部外,他把所有积蓄全部用于兴办实业,发展生产,做大蛋糕,有“铁算盘”和“铁公鸡”的雅号。

他家住在市区,按照规定节假日回家可以享受小车接送待遇,可他没有这样做。他私事回家就到几公里外的桥头镇坐火车,后来农场里有直达镇江的公共汽车,他就坐公共汽车回家。他的这些感人事迹多次被《解放军报》《人民前线》进行专题报道,成为全军区部队学习的榜样。

1989年4月,他宝刀不老,被原南京军区政治部聘为农副业生产干部技术职称评委委员,还被原南京军区后勤部聘为农副业生产顾问。

1998年某部防空旅修建导弹团营房时,他仍壮心不已,再度出山,被旅首长请到工程指挥部把关协助工作,继续发挥余热。经过生死考验的王老,当场长几十年,把名利看得很淡、很淡。每逢组织上给他立功受奖,他都以种种理由,把荣誉和名利让给部下,并四处奔走,积极为部下晋职晋级晋升工资提供帮助,令人敬佩!

2024-01-05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1953年,为响应祖国号召,他放弃了“独子可以不参军”的照顾政策,毅然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1969年,他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到桥头农场工作——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90560.html 1 3 从硝烟中走来的拓荒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