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8日
第09版:镇江周刊

阿里VS拼多多 丰田VS特斯拉

□ 华 翔

连日来,一则消息在业界大热。11月29日,美股市场,拼多多盘中市值首次短暂超过阿里巴巴。彭博社认为,这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也标志着从拼多多到字节跳动等一代新贵的崛起,它们正颠覆社交媒体和电子商务的传统领域”。12月1日,美股收盘,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巴巴,正式成为在美中概股中的市值第一股。

媒体热议,包括各种分析,拼多多凭什么突破了电商天花板。颇多目光聚集在拼多多的低价策略上,也聚焦在拼多多的出海与跨境平台Temu上。但这些事儿,其他电商不也都做得一个比一个欢吗。一个业内的传说——质疑拼多多、理解拼多多、成为拼多多,正在成为如今电商行业最流行的成长故事。但显然,低价也好,出海也罢,无疑都只是拼多多战略的外衣,否则,“成为拼多多”就不再只是口号,而是一个个现实了。事实上,把低价当成救命稻草的京乐,不是摔得更狠了吗?

理解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巴巴,需要在一个更大的视野来理解。

2016年,黄峥在其个人公众号的文章中谈到和阿里巴巴的对比,“我们这个团队可能跟阿里团队差了20年,我觉得我们也许有机会在新的流量分布形式,新的用户交互形式,和新的国际化的情况下,能够做出一个不一样的阿里。”黄峥还分析称,整个电商市场的形式在发生改变,“今天阿里成功的形式未必是明天成功的形式,但是人的需求是依然存在,而且会进一步被放大的,所以潜在的市场很大。”

或许正是这句“人的需求是依然存在,而且会进一步被放大的”,所以,围绕人、围绕消费者需求发展业务,成为拼多多一路以来的策略。此前的“社交分享式”购物是以“人为中心”的导购,自不必说。投身乡村振兴,致力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当地,打造农业产销供应链,拼多多最后推出的新电商模式恰是“平台+新农人+农户”。关键点来了,这个模式里,并没有“货”,却有两个“人”。

如是,我们再看阿里系电商,无论是当初还是今日,阿里始终是围绕产品、围绕物的流转而展开商业运作的。

于是想起了丰田与特斯拉,两家皆值得尊敬的伟大公司,但在新能源车赛道上的竞逐,却是不一样的结局。不是丰田不努力。一般人或许不知道,特斯拉在2014年免费公开了所有的电动车专利技术后,感受到竞争的压力,丰田于2015年宣布开放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专利的使用权总计5680项,2019年宣布免费开放23740项核心电动化技术相关专利。然而,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迅猛发展,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却并未出现大量丰田技术跟随者进场引发的行业繁荣景象。为何,有媒体探究,特斯拉的技术开放,并没有给其开放的专利附加任何实质利益性的条件,用马斯克自己的话,他只是希望Copy者是“善意”的。但丰田却不是,汽车专利的免费时间被限定在了2020年前,只有生产和供应氢气的专利将永久免费。更重要的是,丰田希望使用其专利的公司跟其签订一份专利共享互惠协议。

恰恰是这份共享互惠协议,暴露了丰田与特斯拉的本质不同。丰田是生产时代的企业典范,他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建构起了紧密合作的生产生态系统。这样的生态,于内,是共同身份与亲密无间,于外,却是封闭的。而那份共享互惠协议的根本,正是起到了把一个圈外人建立起与圈内人共同身份,也就是拉进圈的初步作用。

但特斯拉,来自硅谷,这里是一个同样紧密合作但却是开放的社区故事。有一本书叫《区域优势:硅谷与128号公路的文化和竞争》,讲硅谷公司之间建立了紧密合作的产业传统与文化,人与人能够进行面对面的、高频的、紧密的交流与讨论,这促进了创新、集体学习、身份认同,由此,硅谷成为一个高创新产业社群。也所以,“开放”“开源”早已渗进了马斯克与特斯拉的血脉中。

所以,新能源赛道上,电动车与氢能源车的竞争,表面看,是两家领军企业特斯拉与丰田的竞争,但本质上,却是两类社会关系在新时代的竞争。有媒体称,丰田换了新社长,更新了管理团队,旨在加速电动化进程,简化汽车结构。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表面是产品架构的变革,背后其实是组织架构变革。这里提到的组织是广义的,包括供应商等整个生态,更包括企业背后的社会关系在新时代的重新建构。

如是,再看拼多多与阿里系,不也正是以“人”为中心建构社会关系与以“物”为中心建构社会关系,两条道路在新时代的比拼吗?

2023-12-0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6218.html 1 3 阿里VS拼多多 丰田VS特斯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