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
第12版:春江潮

修心养生话读书

□ 刘绍义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读书的理想和目的,咱把“书中自有颜如玉”古语新说,读书真的可以养颜。

不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先生咋说“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不容易老。多看书,可以跟得上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人就显得年轻”呢?

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就曾经说过,“书籍是生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如鸟儿没有翅膀”。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著名思想家蒙田也说:“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地满足了。”培根说得更为明白,“读诗使人灵秀”。

其实,读书不单单是使人灵秀,它还可以治病疗疾。因为读书能够通过视觉的扫描,让文学形象情景交融,从声韵的节律美中,引起身心的愉悦和共鸣,给自己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

当我们沉浸在茫茫尘世,为生活琐事所扰时,不妨读两篇美文,吟几首小诗。《陋室铭》能让我们心胸开阔;《诫子书》能让我们得到警醒;《岳阳楼记》又让我们变得高尚和无私。不知不觉间,浮躁困惑会远离,卑劣庸俗会逃遁,焦虑会淡化,狭隘会融解,我们的心境就会越来越开朗,我们的精神就会越来越松弛,我们的情感就会越来越丰富,我们的情操就会越来越高尚。

也就是在此时此刻,我们才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是那么大那么精彩,相比之下,我们每个人又是那么渺小,那么不值得一提。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反复咀嚼那段苦涩,沉湎在自我中不能自拔呢?

真的,读书与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读书可以解除人的失落感,可以使人心神集中、杂念尽消、心平气和、神志安稳,从而有利健康;读书可以清心明志,遇到过急之事可以避免“怒伤肝、恐伤肺”等一些不利身心健康的情况发生。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事实上,读书确有“防病”和“治病”的奇效。读书最能医治心理疾患,有经验的心理医生常常把读书作为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读书能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羞愧和自责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强化其在社会活动中的正常行为,抑制其不适应的行为模式。读书更能帮助患者把压抑的心理矛盾释放出来,转移病灶,达到心身松弛的目的。读书还可以延缓衰老,预防痴呆症。

所以说,读书是一种精神疗法,这种疗法没有打针之痛,没有吃药之苦,却能达到打针吃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论述了“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哲学思想。读书能够抒发情感,宣泄喜怒,正是这一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你想啊,书中的语言美、韵律美、情境美、艺术美,能够让我们忘掉惆怅,斩断烦恼,走过那条死胡同,迈过那座独木桥,去寻觅自己的理想,去跨上自己的大道。

其实,古往今来,世界各地,无不是用吟诗来净化人们的心灵,用读书来陶冶人们的情操。通过读书、吟诗的内化和整合,让人们消除不良情绪,清理心理障碍,最后达到修身养性、愉悦益智的功效。

西方的宗教典籍《圣经》上就曾经记载,古以色列国王用朗诵诗歌来安抚臣民的暴躁情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诗歌》中,也曾说过读书可以宣泄情绪,让心智得到康宁;孔子在他编订的《诗经》中也曾告诉人们“为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的道理。

读书能够动情运气,吐故纳新,对强身健体,确实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世说新语·栖逸》上说,阮籍啸咏的功夫非常深,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得到,“阮步兵啸闻数百步”。“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也曾经深有体会地说:“咏啸长吟,颐性灵寿。”

我们从现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白鹿原》中,也能看到读书对身心的帮助。那位朱老夫子每日雷打不动的晨诵,让他洞悉了美读能够健美心神、谐调口眼的真谛。欧阳修的诗,更是昭示了读书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

2023-11-10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82019.html 1 3 修心养生话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