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
第06版:绿色镇江

“碳”寻高质量发展之路——

我市提升“三量”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高地

本报记者 朱婕

金秋十月,收获的时节,威腾电气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进入关键性节点。施工现场,50多台套设备、150余名工人紧张快干,设备采购等工作同步进行中,一期厂房有望年底交付使用。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在储能和光伏焊带领域开拓更广阔的绿色空间。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其中,产业向“绿”无疑是最大的力量。近年来,我市牢牢抓住产业体系绿色化发展的“牛鼻子”,聚力培育高含绿量、高含新量、高含金量(简称“三量”)的“四群八链”新兴主导产业,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动力源泉。

在近日召开的碳达峰碳中和2023金山峰会筹备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工信局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四大产业集群和八条重点产业链分别完成应税销售3058.7亿元、2559.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的76.7%和64.2%,比重较上年分别提升2.6、3.6个百分点,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

工业是能源消耗和产生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对我市整体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工业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市工信局二级调研员杨爱华介绍,“十三五”以来,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2.7%,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0.9%,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并创成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的全国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50强城市。

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我市“碳”寻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提升产业“三量”的坚定步伐。

近年来,我市聚焦“四群八链”,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优、调轻、调高。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等细分领域加速裂变,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市加速低端低效产能退出,综合运用能耗、安全、环保、质量等标准,倒逼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杨爱华介绍,“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组织实施去产能项目179个,压减水泥产能508万吨、钢铁产能60万吨;完成1619家工业“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作;2017年以来累计关闭退出化工企业131家,目前的72家企业质效提升明显,应税销售、税收分别较2016年增长1.75倍、4倍。

产业向“绿”,企业是主力军。对此,我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市级“绿色工厂”认定标准,培育了一批绿色制造标杆单位。

在绿色工厂中船动力镇江公司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整个钻床、车床、铣床等机械操作一次性装夹、一次性成形,全部操作程序在密封门内完成,兼具安全、智能、绿色的操作流程,几乎听不到任何噪音。而在这里下线的“动力心脏”,凭借绿色低碳优势,市场竞争力更强。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工厂155家,其中国家级17家,数量列全省第6。这些企业正以生产工艺、核心产品的双重绿色化,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数字赋能进一步提升了“含新量”。“十三五”以来,我市高耗能行业累计建成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8家,省级星级上云企业26家、智能车间9家;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入选省信创先导区,为数字赋能提供技术支撑;索普集团建成全省化工行业首个国家级能源管理中心,年节能6.02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

“在此基础上,我市正以‘双碳’战略为引领,重点组织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工业领域碳达峰、绿色制造示范、数智融合发展、项目源头管控等‘五大行动’。”杨爱华介绍,到2025年,我市力争四大产业集群规模占规上工业比重较2020年提升7个百分点,新增省级智能车间、工厂50家;力争到“十四五”末,市级以上绿色工厂达到200家。

2023-10-25 “碳”寻高质量发展之路——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9375.html 1 3 我市提升“三量”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高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