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理章
上世纪三年困难时期后的一九六二年开始,我们农村的生活条件逐步有所好转,平时虽很少有米饭和荤菜吃,但到了端午和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还是有一点节日的气氛的。地方有句俗语:“一捋一把汗,全靠端午八月半(中秋节)”,意思是农民常年在田间,辛辛苦苦劳动,汗水流得很多,逢上端午节、中秋节就能有机会好好地吃一顿。
吕城习俗每年在中秋节,每家每户都要吃韭菜烤饼,何时为何开始吃烤饼?无从考证,可能因圆圆的烤饼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吧!
地方上还有一种传说,1800余年前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在吕城屯兵时,就有吕城韭菜烤饼的故事诞生了。
人民公社化年代,生产队里的社员,每天起早贪黑地集中在生产队劳动,一年到头很少有休息天,中秋节如不是恶劣的天气,生产队是不放假的。我母亲为了全家在中秋节能吃上烤饼,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要在生产队开早工前把烤饼做好。
包烤饼是相当麻烦费时的活,我母亲在前一天晚上,就把韭菜捋洗干净,晾置在筛子里(韭菜太湿不能包)。中秋节当天,母亲一大早起床后,首先面粉用温水调和,把面粉块捏揉至不湿不干放在缸盆或面盆里,存放些时间,让面块“顺一顺”(俗称)。
这期间,我们几个小孩陆续起床,因中秋节有烤饼吃,很兴奋,早早起来看母亲做烤饼。母亲手脚利索地,早已把韭菜切成二至三毫米长小段,这时再把面粉块搓揉成粗条状,摘成一小块一小块后,搓成圆形压扁包入韭菜馅,馅中同时加入调料、熟肉末或猪油渣等。
烤饼压扁成形,两面撒上芝麻,放入铁锅小火烤着。我们在旁神情专注地看着母亲把烤饼一块一块地包好,入锅、烤制,烤饼出锅后晾置在小笾和筛子里。十几块烤饼做好时,生产队开早工的哨子也已吹响。
母亲出早工后,我们姐弟几个在家里,围着存放烤饼的小笾和筛子转个不停,垂涎欲滴地望着烤饼,时不时地低下头闻闻芝麻烤饼的香味!
我们站在家门口,急切地盼望母亲早一点回来。一个半小时早工结束,母亲很快赶回,随即清洗一下干活的手。我姐姐在灶下生火,母亲在灶上烘饼,嗞嗞响的油锅里,散发出一阵阵芝麻夹杂着韭菜的香味,我和弟弟围在灶边,眼光盯着锅中的烤饼。每烘烤好一块,大家轮流吃,小的吃上两块,较大的我们吃一块。这是咸味的韭菜烤饼。如时间充足,母亲还做一种糯米粉甜味烤饼,制作时先把糯米做成团子,煮熟捞起,稍微冷却后,捏揉成圆形块,再包上熟芝麻末或熟红薯泥,这两种包馅中加些白糖或糖精溶水搅拌均匀。甜味烤饼形状比韭菜的小,但比韭菜烤饼厚,只需小火烘烤,少量植物油滑滑锅就可,这种糯米粉甜味烤饼,我小时候最爱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到中秋节,生产队还特地宰杀一头集体饲养的生猪,每人分一市斤猪肉。
另生产队还在村旁的水塘里拖捕一大网鱼,按劳力每人分一条鲢鱼(两斤左右),我家只有母亲一个劳动力,鱼和肉各分到了一份。中秋节的中饭有肉有鱼,加上自留地上几样蔬菜,我们一家吃得很开心快乐!在生活极其艰苦的时期,能吃一次好的,印象特别的深刻!
最难忘的是,记得10岁那年的中秋节,我父亲(在吕城医院工作)下班后,从吕城镇上买了一个月饼带回来,那时一个月饼是0.15元。现在看来,这月饼价格相当便宜,可在六十余年前,有的生产队一个劳动工分也只有0.15元左右,最低的生产队一个劳动工分0.08元,当年如吃一个月饼,一个甲等劳力要辛苦一至两天才能抵上。
晚饭以后,我们急不可待地等候父亲给我们分月饼,我们几个小孩围坐在小桌子旁。父亲用菜刀把月饼横切一刀竖切一刀,一个月饼正好一分四份,刚好一人一角,我们乐滋滋地吃得津津有味。月饼里有红丝绿丝,有瓜子肉,核桃肉等。虽然只能吃上一角月饼,可在整个马元里村子里的小孩中,也只有我家几个有这样的口福。
儿时过中秋的点点滴滴,现在仍记忆犹新,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