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8日
第01版:头版

镇江新区聚焦强链补链延链

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拼图”

本报记者 潘宇琴

本报通讯员 范昀 姚奇运 殷敏

“这幅图上一根一根像头发丝一样的,就是单壁碳纳米管,在放大30万倍的显微镜下,可以测出它的管径只有1.37纳米,传统的碳纳米管管径为十几纳米到20纳米,相比之下管径缩小了10倍。”近日,在镇江新区新能源产业园,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器分析室测试中心测试组组长范春亚正与测试员一道,在透射电子显微镜前,对企业最新研发的材料——单壁碳纳米管——进行数据测试统计。

单壁碳纳米管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上游材料,属于高尖端技术产品,作为锂电池导电添加剂可大大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和充电速度。“单壁碳纳米管长径比大,导电性是常见多壁碳纳米管的10倍以上,由于单壁碳纳米管技术壁垒高、成本高等原因,现在国际上仅有极少数厂商实现了单壁碳纳米管的规模化生产。”天奈科技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孙敏介绍,目前,企业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已经在新区新材料产业园上马,占地183亩,截至目前,项目投入已接近1亿元。

天奈科技是全市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孙敏认为,“我们这样的企业如何自立,就是靠技术,我们有20位博士,每年超过4%的营业收入投入研发之中,更多时候就像一粒沙投入大海,但是总有回报,现在我们的单壁碳纳米管成功产业化将打破国外企业对单壁碳纳米管的垄断,有利于带动新能源行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下游应用的技术革新与开拓。”

眼下,镇江新区60多家涉及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企业抢抓风口,正以科技创新逐鹿新能源赛道。在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入选《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的单壁碳纳米管产业化项目正开工建设;在新区横山路,新能源汽车钠离子电池已经取得技术突破;在镇江综合保税区,总投资10.2亿元的众钠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项目已落户并启动建设……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新能源汽车“链”式发展在新区大地正加速布局,以科技创新自立自强,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以实现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

从新能源产业园出发,沿着金港大道往东北方向,可以抵达新区目前最大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孚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该企业是国内三元软包电池制造的领军企业,生产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制造所需中游材料的核心零部件。“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我们已经找到了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与安全性能的最优结合点。”孚能科技工程院PACK(电池系统)工程院副总监王万林介绍,近年来,企业大力开发的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已取得技术突破,新区制造正以自研技术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提供“澎湃动力”。

据新区科信部门统计,今年1-7月,孚能科技实现产值超60亿元,同比增长63.9%,成为新区今年以来新能源行业中增速第二的规上企业。

从上游材料到中游的动力电池,新区新能源的“核心拼图”正逐渐明晰。“链”式发展,新区招商棋先一着,招引来的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入驻新区,今年3月,总投资10.2亿元的众钠年产5万吨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项目落户,业内首个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万吨级量产基地开始建设,该项目落子也意味着新区生产动力电池的产业链完整度将达80%。

“新区不仅集聚了一批专注于新能源及其配套产业的骨干企业,同时还有更多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的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企业集群发展初步形成动力锂电池、光伏产业链,成为新区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板块。”新区科信局局长蒙呈魁介绍,今年1-7月新能源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3.5亿元,同比增长70.6%,体量占全区的15.7%。

今年以来,新区科信局组建“链上服务队”,调研走访全区新能源汽车企业,充分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企业破解卡脖子的技术需求,一方面,搭建新能源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在互通有无中乘“链”而上,以“链”聚势,实现需求的快速精准对接,畅通新区内部企业供需“微循环”;另一方面,检索涉及技术领域的关键词论文,采集关键信息样本24694份,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热力分布图,并据此赴高校院所开展定向项目招引,通过内外两方面精准聚焦强链补链延链,积极推动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能级向上攀升,更好融入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圈。

2023-09-18 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核心拼图”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70705.html 1 3 镇江新区聚焦强链补链延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