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8日
第10版:西津渡

闲话粮印

□ 潘春华

粮印,又叫“粮封”,俗称“粮印板”,顾名思义,是用于封盖粮仓、粮堆的一种特质的印板,即盖在粮食上面的印章。过去,多用于官仓、粮行、私家贮粮。在粮食进场晾晒、筛选、临时堆放或进仓储存时,于粮食上面密密匝匝地加盖粮印以防偷盗,并作为验信的重要凭证,如同门上的封条一般。

粮印通常由民间木匠用木头制作,从选材、设计,到做坯、雕刻,颇费一番工夫。粮印大多呈长方形,大小不一,常见的长约一尺,宽约半尺,厚约一寸。正面刻有不同字体、不同风格的文字,字数不等。印文有雕刻家族姓氏的,有雕刻米号、粮行商号名的,也有雕刻吉祥文字的,如“福”“德”“仁”“呈祥”“太平”等,还有雕刻成各种吉祥图案、花草纹饰的。印面分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印面反写的字是凸起的,按在粮食上正字就凹陷下去了;而白文印面,就是把反写的字镂凹下去,按在粮食上正字就凸起了。一方完整的粮印,除了正面刻有文字、图饰外,背面还有一个印钮,便于用力按印和将印提起。

盖印时,不需要石灰粉,只需握住印钮,在粮食堆上按一按,拎起粮印后,粮堆上便有了字,接着再盖第二下,第三下,直至粮堆上满是字为止。

粮印,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农耕文化而生的。宋代受印鉴启发,便开始制作并使用粮印了。不过,那时还是皇粮国库里用,后来慢慢传到民间。为了防止伙计和看守库房的监守自盗,遂用粮印在粮食上面按一按,粮印就是验信的凭证了。

据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官府粮仓囤粮一般用木板隔成方形的粮食囤,民间商号粮仓囤粮则用芦苇席编织成圆形的粮食囤。当每囤粮食装满后,都要由2至3名掌印人在粮食表面压盖刻制好的粮印,确认这囤粮食已经封存。掌印人所持的粮印图案各不相同,到了开仓用粮时,盖粮印的掌印人必须同时到场,各自检验所压盖的印模,看看是否完整,以此来确保粮食数量无误。

镇江是江南一带较早使用粮印的城市。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重要的运河漕运枢纽和粮食集散地。宋元时期,镇江城内古运河畔黄花亭一带,建有13座大型皇家粮仓,官方在粮食交接、筛选、检验、储存中普遍使用了粮印,作为粮食监管和验信的重要凭证。

镇江开埠后,随着江海大轮开运以及铁路筑成,各地客商纷纷来镇江设庄置号,收购转运米麦杂粮,逐渐形成了长江下游规模最大的粮食市场。由此形成了米粮帆运业、米粮采运业、粮行业、乡货行业、米店业、砻坊碾米业、堆栈业等米业七大行业,分布于城西江边、平政桥段、中华路及城里南门大街、粮米仓、上河边一带。这些粮行、乡货行、米号、米店,还有堆栈业的粮仓粮库,在粮食筛选、储存、销售中,几乎家家使用粮印,大多用自家商号作为钤记。

我国粮印使用最广泛最普及的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土地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的近30年时间里。那时,无论生产队还是各大粮食管理站,粮印是必备的监管粮食安全的重要验信工具。

按当时的体制,生产队打下的粮食,先要留足三项:口粮、种子和饲料,剩余的要交公粮。在夏收时生产队给社员分小麦,如果当天分不完,进仓的小麦上要盖印。秋收和夏收时一样,如果晾晒不入库,也必须在稻谷、玉米、高粱、小米、豆子等粮食上盖印。夏收秋收将粮食晒干,上缴完公粮,剩下的留着给社员分,粮食入库后同样也会在粮食上盖印。如果要动用,必须由掌管粮印的印管员在场验印。

除去分给社员的口粮外,种子和饲料都要入库保存。那时,生产队的粮库都很简陋,大多是土坯房木头门窗,两把大铁锁把粮库门锁上,一把锁的钥匙由粮食保管员掌握,另一把则由印管员掌管,既没有防盗门也没有报警器,凡是入了库的粮食,都要在粮仓里把粮食打抹平整,再盖上粮印。每次打开粮仓取用粮食时,粮食保管员、盖粮印的印管员、会计或队领导都要到场验证粮印,方可动用库存粮食,以示公正的同时,也体现了乡村朴素的权力制衡理念。有了印记,如果粮食有丢失,一目了然。

掌管粮印的印管员,一般都由村里德高望重、诚实守信且办事认真又有奉献精神的人担任。仓库里,只要动用粮食,无论是晾晒、筛选、加工、分配,也不管冬天、夏天、白天、黑夜,印管员都要随叫随到,十分辛苦。

随着时代的发展,粮印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作为农耕文化的痕迹,将深深地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

2023-08-18 2 2 镇江日报 content_266006.html 1 3 闲话粮印 /enpproperty-->